文章内容

湘潭大学 - 《湘潭大学报》

“工程教育学习成果评价与验证”研讨会召开

2018-05-25     浏览(68)     (0)




  本报讯(学生记者 李 婷 向彦达)5月19日,“工程教育学习成果评价与验证”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信息工程学院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高校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优化和改进进行研讨,并商议发起学习成果区块链。
  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结论审议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分委员会副主任、我校原党委书记章兢,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协会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分委员会秘书处闫卓,兰州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及我校等高校与电气相关院系教学院长和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
  章兢以 “当区块链遇上专业认证”为题,介绍了当下学术界中热门的区块链及其拓展应用研究,尤其是区块链对于专业认证带来的新认知和新方法。章兢认为,工程教育的中心是能力产出,若能实现区块链与教育评估的结合,也许能带来一套完善、各方满意的评估方法。
  闫卓从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的历史和发展,提出了对于将区块链与工程教育认证结合的几点要求:一是要立足学生整体能力,整个成长过程进行评估;二是要保证认证数据的真实性;三是要精简任务,以便教师统筹好教学和认证工作。
  我校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段斌阐述了国内外工程教育的现状与背景,从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麻省理工学院CDIO、斯坦福大学2025计划轴翻转、开放(数字)徽章都强调能力导向,提出未来应当建立相应的“能力认证机构”及研究团队,利用好区块链,助力能力学习评价与验证的发展。同时,他展示了自己的研究团队在这一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对区块链未来相关应用的看法。
  兰州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刘微容认为,课程考核的中心应从知识转向能力,而且应当持续进行追踪调查。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王红旗认为,考核要以课程目标为导向,分为平时考核与过程考核,以此强调试卷合理性审批。哈尔滨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副院长于立军认为,认证协会要对区块链与工程教育结合的工作进行引导,公开区块链平台,统一算法。北京中科宇创公司总经理刘大宇则介绍了可用于能力达成度评价的区块链平台。
  研讨会还就防止信息泄露、提升学生全面能力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各自作为学习成果区块链初始节点发起单位达成了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