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昌工程学院 - 《南昌工程学院报》

法 制 维 权 益 精 彩 享 生 活

作者:王珊珊    
2018-03-31     浏览(69)     (0)

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为了解本校师生在生活中的维权情况, 我校学生会调研权益部在一食堂门口设立了一块分享白板, 很多同学分享了权益受到侵犯的经历。在日常的生活中, 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的事例屡见不鲜, 我们更应该知道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作为年轻的消费群体, 最常遇到的就是消费权益被侵害, 虽然大部分人有一定的维权意识, 但真正采取行动的并不多, 这无疑使不良商家有了可乘之机。

16级水利与生态学院的王怡宁说道: “现在很多大学生都喜欢网购, 我也不例外。前几天我在网上买了一件衣服, 收到后发现与卖家描述的根本不符, 尺寸和材质完全不一样, 客服也是支支吾吾, 没有准确的答复, 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 最后也就给个中评算了, 没有继续追究下去。 ” 当自己的消费权益受到侵害时, 很多人会选择忍气吞声, 或者抱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置之不理, 又或者心里想讨回公道, 却又觉得维权的过程太复杂, 就选择了放弃。据网上调查显示, 超八成大学生消费合法权益被侵犯过, 但是大家却不了解校园维权途径, 所以学校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也要加大维权宣传力度, 作为一个特殊而庞大的消费群体, 当代大学生的消费权益需要更多的保护和引导。不仅仅是消费权益, 其他方面的权益都要坚定维护。

目前, 大学生兼职现象十分普遍, 大学校园里招聘兼职的广告、 海报、 传单随处可见, 这些兼职信息往往参差不齐, 真假难辨, 其中不乏一些黑心中介, 收取中介费后卷款逃跑。17级人文与艺术学院的钱怡然回忆道: “在假期, 很想找一个工作, 锻炼一下自己, 我发现网上有很多招聘信息, 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去面试了, 到达之后发现是一个中介, 说出的条件很诱人, 不过要收取几百块的中介费, 我连续找了几家都是如此, 我很庆幸当时没有头脑一热就交了钱。 ” 每年都有大学生因找工作而误入传销组织, 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找兼职时, 一定要找大型正规的公司, 并且签订书面协议。当遇到收取高额费用的中介, 一定要考虑后再做决定, 应提高警觉, 保护好自身的安全, 不要因为求职心切而受到欺骗, 必要时果断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互联网时代, 从垃圾信息到虚假广告, 从网络诈骗到网络借贷, 各种网络 “陷阱” 防不胜防。面对网络中源源不断的信息, 我们要有分辨真假的能力, 理性抵制不良信息的诱惑, 当权益受到侵犯时, 不要采取消极的态度, 而应知法懂法, 积极地予以回应。

(学生记者 王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