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学周报》

牢记职业使命 培养核能英才

2018-06-07     浏览(99)     (0)

这篇文章是关于核学院辅导员在新时代如何引导学生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培养可靠顶用的核能英才。作者强调了用思想引领、统筹规划、锤炼品格等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和学生一同追求卓越的历程和成就。

核学院 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作为核学院辅导员,在新时代把握方向、砥砺前行,就必须牢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八个字,自觉引导当代大学生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努力为国家培养可靠顶用的“核能黄金人”。
  一、夯实信念,用思想引领为学生完成铸造理想的核心使命
    我心中有一个偶像:他风华正茂时放弃了美国优越的生活和科研条件,一心要回到当时一穷二白的祖国,为中国成功研制原子弹和氢弹付出了一生。他就是中国“两弹元勋”、核事业的奠基人——邓稼先。他一生的经历让我感受到中国核工业人的信念,这种信念必须代代相传。因此,我始终把牢固核能人才的理想信念作为工作核心,力争把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渗透进学生成长成才的全过程。抢先抓早,用党建工作围绕学生中心工作,开展党员亮牌活动,发挥党员在学生群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润物无声,用信仰教育叩开学生思想大门,构建信仰课堂、打造精品班团活动、建立信仰体系,始终把信仰教育放在学生教育的首位。工作十年间,发展党员325人,打造了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的核能英才。
  二、积累内涵,用统筹规划为学生完成提升“本领”的关键使命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助力核能学子成长成才的关键,是增强他们的本领。我为学生精心设计学风建设提升计划,扎实专业知识;为学生积极准备生涯规划手册,厘清发展平台;为学生科学构建“三自”体系,提升综合素质。我的学生彭天骥,在保送至清华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毅然放弃了数个一线城市的工作机会,一头扎进了甘肃兰州的近代物理研究所,作为独立负责人从事一项国际空白的核技术研究并取得重大突破,为国家建成世界首座ADS实验反应堆做出重大贡献。
  三、锤炼品格,用典型示范为学生构建“担当”的重要使命
    核工业从业者,必须敢于担当,要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勇气和豪情。中国核电“一带一路”的标志——“华龙一号”,它的总设计师就是我校知名校友邢继。从参与火电项目的普通技术人员到先进核电站设计建造的首席专家,从埋头苦干的单兵作战到引领发展的精英团队,邢继在科研、技术、实验等各个方面无数次拍板定锤,正是核工业人勇于担当的最好例子。在工作中,我为学生绘制成长路线图,用高端出口引领学生成长;为学生树立典型引路,用优秀事迹激励学生进步;为学生发挥榜样作用,用言传身教感召学生成才。
  回首十年,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核能学子已经成为我的职业使命,怀着这样的使命,我跟学生一同不断追求卓越,助力了987名本硕博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斩获陈赓奖学金、毕业金榜等校级以上荣誉近千项。站在历史新时代,我将牢记使命,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培养更多可靠顶用的核能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