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罗京,1961年出生于北京,祖籍重庆,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中共十七大代表,《新闻联播》节目主播,中央电视台播音主持人业务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新闻采编部播音组副组长、播音指导。
“各位观众,晚上好,今天是8月31号星期日,农历八月初一,距北京残奥会开幕还有6天,欢迎收看新闻联播节目。”
这几句我们最熟悉的话,却是校友罗京最后一次播报《新闻联播》的声音……2009年6月5日7时5分,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中国传媒大学校友罗京,因淋巴癌扩散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终年48岁。
1983年,罗京毕业于我校播音系,同年到中央电视台工作,担任《新闻联播》播音员。从此,罗京的名字就和《新闻联播》一起,走进了千家万户。从1983年8月第一次播报《新闻联播》,到2008年8月31日,已经经历过一次化疗的罗京,最后一次播报《新闻联播》,圆满完成他报道北京奥运的心愿……整整二十五年,罗京用最简单的坚持和最敬业的努力,以磁性的嗓音、沉稳的性格、庄重的外表和“不变”的年龄,成为全国亿万观众心中永远不变的“国脸”,成为留给全体中国人每晚七点钟的集体记忆。
“我们是年轻的白杨,我们是未来的栋梁……”
这是罗京2004年参加五十周年校庆时唱起的校歌……依靠着母校播音主持专业的系统训练和一直以来“边工作边学习”的习惯,罗京在二十五年间,以从不出错的业务能力,成就了他在中央电视台几近完美的职业状态,也成为《新闻联播》永远的标志。二十五年中,他用声音见证着中国历史的变迁。澳门回归、十七大的召开等中国历史上重大新闻事件,都是通过罗京“字正腔圆、庄重严谨”的声音传达到千家万户。在这二十五年里,他的声音伴随着几代人的成长,他的敬业精神和业务能力值得我们所有校友尊敬和学习。
罗京为人低调、待人热心,对母校的培养深怀感激,对母校的需要尽心竭力。在电视新闻领域,罗京是当之无愧的"大腕",但只要母校需要,他总是在第一时间出现。他曾说,这里是我事业的起点,这里的生活使我受用一生……他是首届CCTV全国朗诵大赛主要推动者和策划人,为选拔和培养播音主持新人提供了最好的发展平台。2004年,中国传媒大学五十年校庆,罗京踊跃参加校歌MTV的拍摄。新版校歌MTV里,依然有他那熟悉的身影,轻轻地在唱着:“我们是年轻的白杨,我们是未来的栋梁……”
30年,从广播学院到《新闻联播》,罗京用生命,证明了自己的诺言。
“我送你离开,千里之外……”
这是2008年1月20日,罗京在中央电视台《欢乐中国行》节目中唱起的歌曲……和《新闻联播》里的严肃庄重不同,生活中的罗京多才多艺,他爱笑爱唱,随和活泼。他是中国明星足球队的一员,在2008年春节的明星足球赛中,他英姿飒爽,还曾获得过“足球先生”的称号。2008年8月,他担当了奥运火炬手,完成了北京站第140棒的火炬传递。不仅如此,罗京还是一名京剧老票友,演唱颇具水准。即使在生病期间,他一样坚强乐观,并没有因为病痛把悲观的情绪带给身边关心他的人。
如今,斯人远逝,带走了一个时代的声音;但是,这位可敬、可亲校友的音容笑貌,却永远定格、镌刻在我们的心中。《新闻联播》需要新的“罗京”,中国的传媒事业需要罗京那样的后来人,这是观众的期待,是我们的努力,也是罗京的心愿。
亲爱的校友,放心好走,千里之外,我们送您离开……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2009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