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成都大学 - 《成都大学报》

2008年到2018年

作者:廖翠    
2018-05-15     浏览(42)     (0)

  窗外的雨,一滴一滴落在水泥地上,将路面打湿。“一秒、两秒、三秒……”透过沾染了雾气的玻璃窗到时钟上的指针指向14点28分,旁边的日历上显示为5月12日。
  十年前的那一刻的记忆在我们的脑海里不断地翻涌着。时光倒退至十年前,十年前的5月12日是全体人民永远不会忘记的时刻。汶川大地震,房屋倒塌,地裂山崩。整个城市乃至全中国都笼罩在痛苦和泪水中。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面对这样巨大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决不服输。救灾活动刻不容缓,要立即采取行动进行救援,挽回在废墟中痛苦挣扎坚持着等待救援的众多生命。党和国家在第一时间启动了紧急预案,在第一时间、第一时刻,以第一人的姿态出现在救灾现场。民众也自发组织捐款捐物,更有甚者直接前往救援现场自发救援,灾区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志愿者,他们或许没有留下名字,只是默默地为救灾活动出资出力,他们也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和对国民的关心留在了那片土地上。民众通过捐资捐物等多种方式伸出援助之手,全体人民共同面对灾难,齐心协力共渡难关。
  无论你在哪里,我都要找到你。只要还有生命的气息,就不会停止救援。废墟之下是无数生命怀着生的希望的坚持,废墟之上是救援人民相信生命奇迹的执着。
  十年了,从2008年到2018年,灾后重建后的汶川逐渐恢复了昔日的风采。这个曾经被哭喊声笼罩的城市又重新拥有了欢声笑语。
  而今,面对家园的重建、生命的重塑,我们感恩那些无数坚持的生命,让中华民族在痛苦中看到希望;感恩国家和领导人以及救援人员的紧急救援和巨大付出,让汶川乃至全中国渡过难关;感恩全体民众的团结一心,让汶川人民在绝望和悲痛中感到温暖。我们应该感恩那些在废墟中牺牲自己救助他人的战士,那些为了保护孩子放弃自己生命的父母,那些为了救更多学生而自己顾不上避难的老师……他们都是用自己生命的凋谢去换来他人生命绽放的英雄。感恩付出的这一切努力,才让我们在经历了灾难和痛苦之后能继续前行。
  “滴答滴答……”,停住的秒针再次发出了脚步声,时钟上的时间渐渐偏离14点28分那一刻。墙上的时钟和日历似乎也透出了些许暖意,许是感恩这阳光的明朗,让这世界变得无比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