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开局,江苏科技大学三大办学特色中的船舶、蚕桑两个学科取得突破性进展,携手跨入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行列,填补了江苏省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博士点的空白,为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迈出了关键一步。从1993年学校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的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到目前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江苏科技大学学科建设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对于学科建设取得的成果,副校长景旭文一言以蔽之——咬定青山不放松。
江科大人一直以来的追求
学校以船舶工业相关类学科专业设置最全闻名遐迩,被誉为“造船工程师的摇篮”。学校造船专业肇始于1866年的船政学堂,兴起于新中国第一所造船中等专业学校——上海船舶工业学校,长期服务国家船舶工业,逐渐形成“船舶、海洋、蚕桑”三大办学特色,致力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兼任研究生院院长的景旭文副校长,评价此次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通过是“非常重要的突破,在学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他介绍,立足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办学定位,突破船舶与海洋工程、畜牧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能更好地彰显我校高水平大学办学特色,这“实际上是江科大人一直以来的追求”。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工作,制定《江苏科技大学学科优化布局以及规划纲要(2015-2033)》《关于全力推进学科建设工作的行动计划(2015-2018)》,明确各相关学科应该突破的目标和方向。校长王自力在全校干部大会解读学科建设行动计划时强调,学校开展新一轮的学科立项建设,完成学科带头人遴选,实施以学科建设为牵引的经费投入机制,制定学科建设考核和奖励办法;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点培育、建设和申报过程中,对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协调和决策;制定加快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博士点培育的“学科特区”政策,做强补短,加快“水声工程”二级学科点建设,提升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的整体水平。
学校成立博士点申报工作领导小组,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还成立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校党委书记王济干任船舶与海洋工程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的组长,运筹帷幄,组织研究、部署计划、了解情况、进行决策,直接参与申报全过程。景旭文副校长具体会同研究生院、人事处、科技处、国资处、总师办以及相关学院院长定期不定期研讨协商、合力推进申报工作。学校还邀请省教育厅领导来校指导博士点培育工作。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杨兴林介绍,研究生院和人事处配合,根据学科建设行动计划提出的实施“533”人才工程,编制了《学科队伍建设规划(2016-2018)》,全面推动学科建设工作。
学校把学科建设列为每年党政重点工作的第一项,在学校层面重点推进和加强特色学科建设,对船舶与海洋工程、畜牧学、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作为博士点培育学科给予人财物支持,就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引进、申报科技成果奖、优势学科建设、团队建设等制定倾斜政策。相关学院对照建设一流学科的目标和申报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的要求,认真分析船舶与海洋工程战略需求与发展态势,总结学科的优势和特色,明确发展战略和具体举措,通过多年的强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申报博士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2003年,更名前夕的江苏科技大学正式启动博士授权单位申报,按要求报送五个支撑学科,其中就有船舶与海洋工程的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通讯评审以及同意票率均超过80%,在2006年博士学位授权审核中该学科同样超过80%,两次均已达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当时规定的博士学位授权点要求和条件。“从2003年申报博士授权单位开始,我们最有特色的二级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设计制造已经达到博士点水平。因为不是博士授权单位,所以不能给这个学科授权。”在学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工作了14年、“老学科”阚贵俊告诉记者,尽管时过境迁,依然感觉无比遗憾。
2007年,经国务院学位办组织专家来校考核,同意批准将特种经济动物饲养博士学位点从中国农科院划转到江苏科技大学,学校正式成为博士授权单位。可惜好事多磨,第十批博士点2010年申报,国家政策调整,因船舶与海洋工程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所以没有资格申报。直到201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重启新一轮博士点申报,其间,研究生院走马换将,但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棒接着一棒传,尽职尽责,时刻准备,大家都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信念。
志在必得不辱使命
与其坐以等待不如拼在当下。各学科紧紧围绕学科队伍、科研水平和获奖、人才培养、学科平台等方面强化建设,学科水平明显提升。经过十余年磨剑,2017年江苏科技大学终于迎来新一轮博士点申报,除了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还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同步启动申报。“学位授权点申报是学科建设成果的体现,在做好内涵建设的前提下,提前精心准备申报工作。”杨兴林介绍,研究生院为此次申报进行了三轮预申报工作,同时不断地去了解博士点申报政策,搜集申报信息,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2017年的学位点授权审核距上一次时隔近8年时间,全国高校均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阚贵俊说,“此次博士点申报竞争十分激烈,要想拿到博士点要过关斩将,但学校抱着志在必得的决心,以抓铁有痕的精神,把工作做细做实,校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分管校领导一线指挥,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申报学院特别是广大教师付出了辛勤劳动,其中各种困难只有经历者才深有体会。仅申报材料一项工作,景旭文副校长就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多轮修改、润饰和完善,充分反映了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拿出来一份高质量的申报书。”最终我校申报成功2个博士点,6个硕士点,申报成功率名列全省前茅。
“功夫在诗外”,景旭文副校长认为,“2017年顺利突破特色学科博士点不是偶然,是长期加强建设和培育的结果。全校上下思想统一、高度重视,顶层设计、落实到位,长期跟踪、齐心协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队伍建设都有重要突破,广大教师兢兢业业取得诸多成果。大家发扬‘钉钉子’精神,有计划有步骤有措施,咬定青山不放松,朝着目标踏踏实实努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建设国内一流造船大学,就一定要有这种精神。”
继续努力往更高的方向迈进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双一流建设,江苏省提出建设高水平大学,要有高峰学科、高原学科。我们学校是行业特色型大学,一定要用一流学科支撑一流造船大学建设。”景旭文副校长说,博士点申报成功只是建设一流造船大学征程中的一个新台阶,建好建强学科才是后续更为重要的工作,也是又一个艰难进程的开始。
不能停滞不前,要继续努力往更高的方向迈进,尤其是要围绕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的要求全力开启新时代新征程。”景旭文副校长介绍,学校已经启动一流学科建设方案梳理论证,即将出台《江苏科技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方案》,在更高层次上面建设学科高地,汇聚一流人才师资队伍、产出一流学术成果、培养一流的高层次人才。同时,出台加强以蚕桑为特色的畜牧学学科发展的有关意见,进一步巩固蚕桑研究的国家队地位。
目前,研究生院通过前期征求意见,已经完成学科建设初稿,同步要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杨兴林介绍,博士点拿下来之后,研究生院正在加快制定博士点学科培养方案、博导遴选办法和硕博连读方案,为2019年招生做好前期工作。
此外,学校正在研究2018-2033的学科中长期规划、布局和发展纲要,进一步完善一流造船大学的学科点布局,下一轮争取在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领域进一步取得博士点的突破,提升学校学科整体水平。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于学科龙头作用发挥,景旭文副校长信心满怀,“拥有特色优势的高峰、高原学科对一所大学来说很重要,未来学校发展要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和注重学科建设,强化与行业的联系,培养国家急需的高质量人才。在不远的将来,一流特色学科定会彰显其重大的影响力。”(3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