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燕山大学 - 《燕山大学报》

学者之严谨, 师者之亲切

—记理学院大学物理教师陈月娥

作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 郭柏彤    
2018-05-15    







  如果说初见陈月娥老师时她是优雅知性的女子,那么课堂中的她就是睿智审慎的学者,更是亲切和负责的人师。正如她的学生们评价:“在当下这个人人都在追求生命高度的时代,陈老师让我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厚度和宽度;如果说教育是一场爱与责任的邂逅,那么陈老师对待教育的态度便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
  陈老师在教学时几乎不用PPT,密密麻麻的板书充斥着每一节课堂,字里行间饱含着她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和浓浓的爱。老师在十六年的教学生涯中一直坚持手写板书,于她而言这是一种利于思考和创作的习惯,她一直坚信好的思想是在书写的过程中产生的。“在写板书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跟着我的思维走,这样我能把一些启发性的体会和心得在课堂上讲出来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她也经常在课上引导同学们提出问题,严谨地对待每一个问题,并引申出更加创新的方法,让同学们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概念。
  陈老师在第一堂课就提醒同学们上课也要注意劳逸结合,听懂理解一堂课最重要的知识点,其他时间适当放松也无伤大雅。所以老师每堂课都会用最简洁精炼的语言讲清所有知识的脉络和细节,剩下的时间就带领我们充分地应用它们。并且陈老师经常会给同学们预留出休息时间来放松,以便大家听课时更加专注。每当讲完一章,陈老师也会带领我们进行系统地总结,理清其中的关联,使我们更加充分地掌握知识。
  而每当所讲的知识涉及到伟大的物理学家时,老师就会满含敬佩之情地为我们讲述他的故事;每当讲到重点时,老师就会微笑着提醒大家,全班的注意力立马集中在她所讲的知识上;每当繁琐的物理公式让我们头晕的时候,她适时的笑话总能让我们哈哈大笑起来。这样之后,处于混沌中的我们仿佛又豁然开朗起来。陈老师还经常在我们觉得学习枯燥时给我们讲解有趣的课外科普,像学习光学时教大家怎么挑选防晒霜;学习多普勒效应时给大家讲宇宙大爆炸;学习运动时讲解材料学应用的原子堆积。老师认为一门科学只有让人感兴趣,觉得有用,才会让学生为之着迷。就这样,博学风趣的陈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散发着她作为学者和教师知性的魅力。
  陈老师总说要通过现象和问题,把学生被动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她会设立实际问题背景,把单纯的习题训练延伸扩展为建立物理模型,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实现物理课的研究性学习。她常常笑着说“上完大物课,同学们的抽象思维也会越来越好。”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也特别注重与学生交流,帮助学生养成在生活中观察现象、进行物理分析的良好习惯。同学们做题时老师就会主动走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每次下课也总能看见老师留在黑板前,耐心解答同学们的困惑。
  陈老师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完成每一节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讲解透彻。有些重要的知识点甚至会不厌其烦地给人讲解数遍。“过去,我对物理学习有些胆怯,总觉得尽了力,收效却不明显。但现在又充满了信心,在陈老师身上我看见了一种魔力,这种力量让我用心、用情、用力去对待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2017级无机非金属专业曾桦同学说。陈老师也总说:“学习大学物理不是为了应付考试,最有意义的是理解、体会,学会解决不清楚的问题,真正学会突破科学。”一个睿智学者的风范可见一斑。
  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虽然陈月娥老师荣誉满身,但她仍保持一颗赤子之心。乐于教书育人,安于教研科研。“不放弃就会等到花开。”不仅是陈老师自己的座右铭,也是规劝后辈的箴言。求学之路上有这样一位老师,是我们所有人的幸运,就如同遇到了一朵明媚的向阳花,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