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专家支招 共谋就业新局面

2009-11-30     浏览(129)     (0)

贸大召开专家支招会,讨论就业问题。专家们从不同领域和思维方式为我校就业问题“支招”,并建议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加强与海外交换实习的机会,促进就业工作的发展。会议取得良好成效。


  本报讯(记者 叶怀晴 刘心荷)11 月26 号中午,一场别开生面 的专家支招会在行政楼会议室召开。校党委书记王玲、副书记陈建 香,和来自商务部人事司、普华永道、诚通人力资源公司的招聘主管 们以及我校部分教师欢聚一堂,积极为我校的就业工作支招,建言 献策。
  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周波介绍了我校今年的就业工作新情况。今 年,我校毕业生达到了3000 人,其中本科生2000 人,研究生1000 人,为历史上人数最多的一届。女生占毕业生总数比例为66.5% ,同 比增长了2% 。由于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我校某些专业,如国际贸 易、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保险等专业的毕业生市场需求量减少,而 毕业生人数有所增加,大学生就业市场总体上为买方市场。另外,今 年毕业的学生中,北京生源减少,外地生源增加。这些问题均给我校 就业工作带来极大挑战。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利好消息。商务部 人事司干部一处处长李华英介绍到,今年,商务部拟招聘80 人,比 去年增加10 人。李处长说,随着商务部的业务越来越多地转移到国 外,产业经济学人才,特别是有工科背景的经济学、金融学硕士将会 非常受欢迎。她建议我校在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时候适当关注学生的 工科背景。再者,商务部的一些工作需要常驻国外,贸大的学生,特 别是女生如果能有机会去商务部工作,一定要改变对国家公务员这 份工作的固有印象,加强自我要求,在工作上锐意进取。李处长还谈 到,在今后的就业环境中,有基层工作经验的人才会有更多的需求, 她建议我校可以在这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人力资源部经理刘节在发言中说,今天的 企业需要有思想、会创新的人才,当今教育的根本是提高学生的就 业能力。而要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大学要在其中扮演更加积极、务 实的角色。比如,大学的课程设置需紧密结合就业导向,教材要做到 不断更新、与时俱进,老师应踏踏实实教书育人,着重培养学生的就 业能力,而非一味发表论文。刘经理还指出了当今大学生找工作的 两大误区。一是同学间盲目攀比,只关心眼前利益和拿到offer的多 少,而不考虑长远的职业规划。贸大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违约常有 发生,这会严重影响 UIBE 毕业生的信誉。二是把户口看得太重,在 求职中过分关注户口,而不关注工作对于自身职业发展的帮助。他 建议我校要更严格地对待同学们的违约问题,在户口、职业规划方 面引导同学们转变思路,把目光放得更为长远。
  随后,我校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张建平教授谈到,目前我校进入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毕业生中,会计专业的学生评价最高,表明我 校会计专业学生就业能力显著提高,相对优势较强。而一些传统优 势专业的就业需求下降,说明相对优势在下降。而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在于教育,一个“短视化”的老师,很难教出有长远职业规划眼 光的学生。因此,应跳出目前教育的怪圈,制定相关的体制机制,提 高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有底蕴、有潜力、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同时,应 加强我校与其他学校的对比研究,通过比较,进一步推出经贸大学 自己的品牌与特色。并通过专业营销,进一步提高我校知名度,改变 过去“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认识。
  诚通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招聘中心经理李晓红随后发言,她以所 在单位的实际招聘情况为例,具体阐述了毕业生所应具备的重要能 力。现今毕业生虽然具备很高的专业素质,但是缺乏责任心,以及综 合素质,不能很快地实现工作角色的转变。一些学生急于眼前利益, 没有长远的职业规划,很难将自己真正地融入企业,而错失进一步 发展的机会。
  我校国际商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王铁栋对我校就业问题提出 了自己的建议,认为我校应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因为随 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培养人才的标准与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并 不相同,二者落差也越来越大,同时“80 后”、“90 后”学生也呈现出 不同特点。因此,我校应将学生的培养目标同单位的用人要求结合 起来,将学生的综合素质、道德水平等因素纳入学生的评价体系。为 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应进一步加强与海外交换实习的机会,充分 利用我国企业国际化的机遇,增加我校学生海外实习的机会。
  我校中文学院副教授白延庆最后谈到,目前我校就业问题应注 重职业推介的专业化。首先,应有一支专业化的队伍,进行市场和企 业的调查和研究;其次就业工作应做细,包括细化整合所有企业信 息,以及学生就业的想法,为学校和企业之间搭建桥梁,以进一步提 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最后,王玲书记进行了总结发言。王书记首先感谢各位校内外专 家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参加此次专家支招会,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 思维方式为我校的就业问题“支招”。她指出,王铁栋教授关于建立大 学生就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想法非常好,我校应就此成立专门项目 进行研究。同时,我校在解决就业问题的过程中,应转变观念与思维 方式,实现专业化。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梳理工作,分析当前就 业信息以及学生本人的定位选择,以促进就业工作的发展。
  与会专家均表示,这种贸大首创的座谈形式非常有见地,体现 了学校真正为学生就业着想的理念,在学校和用人单位之间搭建了 沟通的桥梁,取得了良好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