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报》

图片新闻

2017-11-30     浏览(74)     (0)

张文聪和詹益昌在王悦辉的指导下,重点研究了纳米银颗粒的粒径分布、导电性能和团聚问题。在炎热的夏天,他们每天在实验室工作超过60个小时,完成了第一部分实验,出乎了指导老师的意料。他们认真对待实验记录和样品保存,得到了王悦辉老师的赞赏。



大三暑假,张文聪在王悦辉的精心指导下,重点研究了纳米银颗粒的粒径分布、导电墨水的导电性能以及纳米银颗粒的团聚等问题。当时正值炎夏,实验室空调坏了,室内非常闷热,在里面呆两个小时下来全身就已经湿透了。张文聪和詹益昌两人每天早上八点钟之前到实验室,换上白大褂,开始做实验。"每一个实验阶段都需要每天重复做着跟前一天一样的工作,直到阶段实验效果达到最好。实验中途不能中断,中午我和文聪便轮流去吃饭,吃完饭急忙回来轮换,那时实在太热了,身上的衣服几乎每天都是湿的",詹益昌说。每天的实验都要持续进行到晚上六七点才能结束,俩人默默地坚持了一个月。
暑假里,两人每周在实验室工作超过60个小时,阅读饶竹君《水基纳米银导电墨水的制备及在柔性基材上的应用研究》、李景涛《喷墨纳米银导电墨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曹洪银《一种应用于印制电子的银导电墨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等等近百篇文献,做一百多个小时的方阻测试。最终,他们出乎了指导老师的意料,提前一个月完成了第一部分实验。提及此事,王悦辉老师赞赏有加:"文聪他求知欲、好奇心非常强,不仅能够按照指导老师的指导开展工作,还能将自己的想法融入到实际工作中。每一次的实验记录非常完整,样品保存完好。遇到这样的学生,我很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