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 《邢台医专第二附属医院》
《共产党宣言》 与中国革命
2018-05-07
浏览(508)
(0)
1818年 5月 5日,马克思诞生。今年适逢马克思诞辰 200周年暨 《共产党宣言》 发表170周年。在4月 23日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是 《共产党宣言》 精神的忠实传人。5月 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再次强调马克思和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又译 《共产主义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由马克思执笔写成。1848年2 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宣言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共产党宣言》 第一次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出共产主义运动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构成 《宣言》 核心的基本原理是: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历史才能得到说明。
《共产党宣言》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斗争的产生、发展过程,论证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共产党宣言》 最早传入我国是在 19 世纪末,在被正式介绍到中国之前,已经用 30多种语言出版了 300多种版本。1899年,一位名叫李提摩太的英国传教士在上海的 《万国公报》 第121、122期上发表了题为《大同学》 的文章,这篇文章中首次提到了马克思的名字并介绍了《共产党宣言》中的部分思想观点。1902年 10月,梁启超在 《新民丛报》 第18号上发表了 《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 一文,对马克思及其学说也作了简要介绍。1903年 3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了赵必振翻译的日本人福井准造所著 《近世社会主义》 一书,书中多次提到《共产党宣言》 并称其为“一大雄篇”。1908年 1月,《天义报》最早刊发了上海译者民鸣根据日文版 《共产党宣言》 翻译的《共产党宣言》 第一章中文译本。在此前后,中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先后在《民报》 《译书汇编》 《近世社会主义》 《德意志革命家小传》 《新世界》等书报刊物上介绍了 《共产党宣言》 及其主要理论观点。由此开始,马克思主义这个“共产主义的幽灵”开始了在中国大地的“徘徊”,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
1920年 2月下旬,年仅29岁的陈望道受《星期评论》 主编人戴季陶、沈玄庐、李汉俊的委托,开始潜心研究和翻译 《共产党宣言》。戴季陶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曾买到一本日文版《共产党宣言》,打算译成中文。可阅读之后,他放弃了自译的打算。后来 《民国日报》 主笔邵力子向戴季陶举荐了陈望道,认为陈望道可胜任《共产党宣言》 的翻译任务。于是,戴季陶向陈望道提供了日文版 《共产党宣言》,陈独秀又通过李大钊从北京大学图书馆借出英文版 《共产党 宣 言》供陈望道对照翻译。通过克服重重困难,陈望道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就把这部 《共产党宣言》 全部翻译出来了。4月下旬,陈望道兴冲冲地带着翻译好的《共产党宣言》中文译稿连同日文、英文版书稿一同交给了李汉俊,请他和陈独秀校阅译文。李汉俊、陈独秀很快校阅完毕最后经陈望道再次改定。《共产党宣言》 中译本最早准备由 《星期评论》 连载发表,但没有想到译稿完成后 《星期评论》 却已被迫停刊。在这种情况下,陈独秀等人只好筹措经费由“社会主义研究社”秘密印刷了这本《共产党宣言》 中译本的单行本。
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运动。《共产党宣言》中译本的出版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兴起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尤其是陈望道翻译的第一本《共产党宣言》,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最早、影响最大的一本马克思主义著作。正是在 《共产党宣言》 等马克思主义著作的影响下,催生了中国第一批共产党人。1920年 8月,陈独秀、李汉俊、李达、俞秀松、陈望道等在上海正式组成了中国共产党组织,并于当年11月制定了一份 《中国共产党宣言》 的文件。《中国共产党宣言》 虽然文字只有两千多字,但转述和阐释了 《共产党宣言》 的基本思想,尤其是宣告中国要建立无产阶级政党—— —共产党,要通过共产党组织领导劳苦大众,开展阶级斗争。《中国共产党宣言》第一次明确亮出了“中国共产党”的名称,表明了代表中国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的新型政党已经孕育成熟并即将诞生。《中国共产党宣言》 在全国各地的传播,极大地提高了早期共产党员及其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觉悟、政治水平和理论素养,对促成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起到了思想引领和理论指导作用。它影响和培育了无数先进分子积极投身革命,促使他们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成为共产主义战士,这本书的出版,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