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华师范大学 - 《西华师大报》
西华师大学生余鑫以第一作者在《Evolution》发表研究论文
4月3日,在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两栖动物生态适应研究组研究员廖文波的指导下,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5级1班学生余鑫以第一作者在国际进化生物学权威期刊上发表了题为 “Large-brainedfrogsmaturelaterandlivelonger”(https://doi.org/10.1111/evo.13478)的研究论文,该论文由西华师范大学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KotrschalAlexander博士共同完成。
生物有机体脑大小的进化与生活史密切相关,例如寿命。哺乳类和鸟类脑较大的物种通常比脑小的物种的寿命更长。解释脑大小和寿命之间的关系有两个基本理论假说:发育代价假说和认知假说。发育代价假说认为更大的脑需要个体提供更长的怀孕期和哺乳期来实现其生长和发育,更长的寿命是缓慢生活史的一个适应性策略;认知假说认为更大的脑会为生物个体提供更强的认知能力来应对各种复杂的生态环境,从而提高生物个体幸存率,延长个体寿命。脑大小和寿命的关系在恒温动物中普遍存在,这种关系是否在变温动物也存在呢?这个有趣的科学问题目前还未见相关报道。该课题组选取了40个两栖类物种对上述科学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发现:在控制了身体大小和系统进化关系的影响后,脑大小和寿命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寿命长的物种展现出更大的嗅脑和中脑。路径分析也表明拥有更大脑的物种是通过产更大的卵、延长性成熟年龄实现的,研究成果满足发育代价假说。该成果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华师范大学英才计划、西华师范大学重点培养项目的资助下完成。
两年来,余鑫同学一直参与两栖动物生态适应研究团队的研究工作,且善于思考世界研究前沿的科学问题。该研究团队在《Evolution》上发表了4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研究成果为两栖动物的物种保护奠定了理论基础。(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