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党委宣传部组建了由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佘万斌组建的《校友风采录》编撰团队,全面开展校友风采事迹的采写收集与整理编辑。根据学校方案,原本打算只是校友事迹的采写收集。在该书体例结构讨论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回忆过往、不忘初心是校庆最本真的文化意义,若仅仅收集校友风采事迹,尚不足以反映校友对求学读书时光的怀念,不足以反映对母校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的回忆,不足以反映感恩教诲、爱校荣校的情怀。为了凸显校庆的文化情怀与精神指向,我们觉得该书的内容要从单纯的校友风采展示,拓展到对校友、师生关于学校艰苦奋斗四十年的全景描述,通过最有温度的文字、最有力量的故事,才能更多触动灵魂,才能更好升华爱校荣校情感。循此思路,《校友风采录》拓展为“流金岁月”与“校友风采”两个部分,命名为《弦歌激扬———流金岁月·校友风采》,宣传部的同志们即分头组织两部分稿件。
流金岁月部分,是许多退休老师、领导和校友的回忆文字。他们得知征稿启示后,思绪难平,激动万分,他们是学校前行的参与者、促进者、见证者,40年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受在校庆40华诞之际,他们特别强烈地要表达那份浓浓的情感。因此几十篇包含深情的文字邮到我们的文档,阅读这些文字我们特别陶醉、特别幸福,我们把这些文字分为三个板块,一是风采记忆(主要是老师们的文字),二是风华记忆(主要是校友们的文字),三是风物记忆(主要是校园的风景、风情抒怀)。老领导罗加云的“我所亲历的乐山高师班”、副校长任学锋的“一阵清风掠过”,校友张宏平的“母校如母”、校友黄其刚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这些奋斗的往事,如一泓温泉扑面而来,唤起我们在这所学校里关于青春、关于奋斗、关于友情的美好回忆。这些文字把教职员工的创业奋斗、师长的悉心关爱、同学的刻苦砥砺,校园的时代变迁娓娓道来……,字里行间情真意切,让我们体悟到他们的风采、情怀和力量。
《弦歌激扬———流金岁月·校友风采》把“流金岁月”作为首篇,其目的在于重拾记忆、重温往事,让40年校庆成为我们回望奋斗、共忆美好的情怀盛宴;在于不忘初心、坚守梦想,让建校40年成为我们接续奋斗、继往开来的力量之源。
“校友风采”部分。主要是校报记者对优秀校友的采访报道。40年来,从乐师走出的一批又一批校友,始终传承“弘毅自强、笃学践行”的办学传统,始终秉承“敢为人先、臻于至善”的乐师精神,始终胸怀祖国和人民,恪尽职守、奉献社会、报效国家,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栋梁力量。他们中有不乏一心为民的政界骄子罗佳明、驰骋商场的企业精英黄其刚、成绩卓著的优秀学者陈华彬、甘为人梯的教育名师程远友、身残志坚的道德模范雷庆瑶,还有“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义薄云天的谢立新、满怀社会责任感慷慨助学的罗勇,更有无数校友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情系母校。校友们这些奋斗努力,是学校办学精神、文化传统的拓展延伸,是学校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无上荣光。
《弦歌激扬》把“校友风采”作为第二篇章,其目的在于把这些激扬奋进、感人肺腑的校友故事传递出去,为新一代乐师学子树立楷模,鼓舞母校与校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驰而不息、继续奋进。四十弦歌正激扬,一路辙印向辉煌!《弦歌激扬》这本书的文字是有限的,但她所承载的内涵是广阔的、她所蕴含的精神是深厚的、这些励精图治、这些激情澎湃、这些脚踏实地如一个个铿锵的音符,在时光的节拍里生成了三江之畔的激扬弦歌,这是一首乐师的歌、一首深情的歌、一首承前启后的奋进之歌。
值此建校40周年之际,我们谨以此书,献给所有为乐山师院建设作出不可磨灭贡献的全体师生员工,献给所有不遗余力的支持乐山师院发展的各届校友、各界朋友。

在4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学校编印《凤舞海棠》画册,向40周年校庆献礼。画册为25*25cm大度方形本,共80页,收录照片400余张,时间从1978年到2017年,分“蓝缕传薪火”“群贤谱华章”等7个篇章,以时间为线,全景式展现了40年来乐山师院的沧海桑田、发展变迁,一代又一代乐师人艰苦奋斗、砥砺奋进的精神风采。
画册中收录最老的照片是1940年省立乐山师范学校地契图片,最珍贵的照片是1989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证书,最闪亮的照片是2000年师院成立大会。一张张照片或溯源办学历史,或展现师生风采,或谈辉煌愿景……,每一幅朴实无华的画面和寥寥文字背后,生动地诠释了一代代乐师人教书育人、不忘初心的炽热情怀。
画册把近年来学校在校史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最新成果收录其中,如放飞梦想的校歌,“敢为人先、臻于至善”的乐师精神,40周年校庆徽标等等。画册色彩苍黄古朴,40年发展历程厚重气息扑面而来。
画册取名《凤舞海棠》,主要取自郭沫若的代表诗作凤凰涅槃与乐山古称海棠香国,寓意乐山师院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历经40年的发展,如今已昂然于普通高等本科院校行列。
画册从去年4月份开始进行策划,具体由宣传部任志文老师负责编辑。300多天收集老照片,字斟句酌精心设计,数易其稿反复修改,其间得到了全校师生、广大校友的热情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凤舞海棠》画册是乐师40年办学历程的缩影,是认识乐师、了解乐师最珍贵的历史资料,彰显了昂扬向上的乐师精神、乐师力量。它既是思想乐师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开展校史教育的生动教材,是历史校庆、文化校庆最直观最生动的印证。我们相信,《凤舞海棠》画册必将在加强学校精神塑造、推进学校文化传承创新、提升校史育人水平,释放巨大的精神文化辐射力量,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我校84级校友、北京商舟传媒总裁周天祥先生出资拍摄的校庆40周年文化片,将于4月21日在庆祝大会上首播。文化片从乐山这座极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城出发,以学校的校训“弘毅自强、笃学践行”为主题,以大学精神“敢为人先、臻于至善”为主线,贯穿于教学、科研、服务之中,用师生们的群像表现一所大学所独有的气质和文化。文化片取名《青春恰自来》,寓意是一所地方的二本院校,也有着登上大舞台的梦想,只因我们有“敢为人先、臻于至善”的精神,我们有不畏困难,改革创新的信心。在文化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国立武汉大学西迁乐山办学8年的历史遗韵,可以看到特殊教育方兴未艾的光明,可以看到一代文豪郭沫若的文化传承,可以看到艺术之花在校园各地盛开。文化片总长约6分钟,从历史到现实,从课堂到实践,从教师到学生,从支边到服务地方,虽不能详说,但却充满了乐师独特的人文情怀。文化片从文案的起草到拍摄制作完成历时3个月,拍摄素材约2000G,参与拍摄的人员达上千人,集文化、校训、精神为一体。用文化片中的一句话来概述这部文化片:记诵的校训是我们治学的态度,乐师的精神沿着古韵历久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