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武汉大学美丽的樱花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前来,人们纷纷来到在校内赏樱,但个别游客却为樱花带来了一场“樱花劫”。3月24日晚,一男子疯狂晃动樱花树,制造人工“樱花雨”,面对摇落的樱花,同行人不仅不加以劝阻反而纷纷叫好。视频被上传网络,随后也引发众多网友热议。该男子的行为不只是个例,不仅在武汉大学,这种不文明行为正在世界各地上演着。风景虽美,但比风景更美的是对风景的敬畏之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放松身心必不可少的方式。每逢节假日,各大景区更是人山人海,这无疑大大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可是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个别游客的素质却不得不令人担忧。2015年在故宫发生了一起游客在铜缸上刻字事件。该铜缸为清朝文物,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然而却被部分游客当成作秀的工具。试想如果人人皆在景区、文物上刻字留念,那所有的景区都将布满着诸如“XXX到此一游”的字迹,还有什么美感可言?除此之外,在景区吸烟、大声喧哗等不文明现象更是屡见不鲜。这不禁令人感叹:游客陋习何时休!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境外旅游。出国旅游代表的就不仅仅是个人,更是国家的形象。可仍有部分游客的不良行为,令国家形象大打折扣。到纽约的游客大都会选择和纽约华尔街的金色铜牛合影留念,而却有一些中国游客骑牛拍照,完全不顾忌此行为给个人和国家带来的恶劣影响。每当看到诸如此类的新闻,每一个中国人都会为之汗颜。
文明旅游并不只是一句空话,应该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人心里。国家旅游局要加大对不文明出游行为的监管力度,并切实提高公民的文明意识。把一些游客的不良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并配合有关部门,对当事人进行处罚。并且要严惩那些损坏文物古迹的行为。与此同时,媒体应该履行社会责任,对不文明旅游行为予以曝光。作为旅游的主体,个人要提高素质,境外旅游要时时注意国家的形象,尊重当地的文化风俗,拒绝旅游陋习。
旅游是大学生绝佳的休闲放松方式。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节假日已经变成了“旅游日”。大学生旅游更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牢记游客规范。要做到利人利己,不破坏文物古迹及公共设施,遵守景区的相关规定;要做到入乡随俗,不破坏当地的文化习惯,与当地人和睦相处;要做到知法守法,对于漠视旅游法规的行为要敢于劝阻。同时大学生更应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身体力行,努力使文明旅游成为一种习惯。
让文明旅游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对不文明旅游行为说“不”。“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文明旅游,应从点滴做起,从你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