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五年多的发展,农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基本完成了起步阶段的各项目标和任务。随着学校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和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农学院进入第二个五年发展的关键期,我们要明确目标任务,理清发展思路,切实加强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推动农学院各项工作快速健康发展。
对标对表找差距,凝心聚力谋发展
目前,学院党建和思政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作用不明显,党建工作的保障作用不全面。二是在做好青年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宽松软”的问题。三是新形势下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有效的方法和得力措施。四是人才考核机制尚不完善,党在对人才队伍建设的领导方面存在薄弱环节。五是学院整体发展水平与培养高水平人才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以本次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为契机,学院结合即将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学习教育,开展“院内外双对标、找差距、补短板、谋发展”活动。
学院内先进典型的激励和示范作用更直接更清晰,因此,首先要在学院内对标先进,近距离找差距补短板。全体教师要对标张洪霞教授,学习张洪霞教授乐于奉献,埋头苦干、服务社会的实干精神,青年学生要向“创青春”金奖获得者杨安仁同学对标,学习他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
学院外对标可以开阔视野、增强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对标校内外先进单位和先进人物,针对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建立详细的责任清单和整改清单,加强党建制度建设,完善党员量化考核机制。业务工作对标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健全我院与山东大学农学院双边合作机制,在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明确目标和实现时间表,力争在“十三五”期间实现突破。
精心部署,狠抓落实,推动学院实现新跨越
新的一年,农学院将以学校关键发展绩效指标为抓手,精心部署,狠抓落实,确保年度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解放思想,改变工作作风。以这次教育思想大讨论为契机,开展学院层面的深化改革与发展大讨论,统一全院师生思想,加强作风建设,带领广大师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只争朝夕的责任感,加快学院发展步伐。
以建设过硬支部为目标,以党员教师量化考核为抓手,切实提升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领性和保障作用。
着力提升科研产出量,力争实现主持国家级重大项目的突破,确保实现年度科研经费600万元以上。年度发表A类以上文章50篇以上,其中SCI文章30篇以上,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以上。
下大力气引进学术带头人,推动学科高水平发展。本年度,力争引进A、B类人才3人以上,加大人才培育力度,选送优秀人才去国内外进修,争取实现省级人才项目的突破,“十三五”期间A层次以上学科带头人达到5人以上。
以“ESI”学科建设为契机,加强农业科学发展,完善“ESI”学科建设激励机制。加强“园艺学”和“农业硕士”两个学位点建设,构建高质量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加大“农林作物遗传育种”科研团队的建设力度,争取在“十三五”期间把“农林作物分子模块育种”实验室建设成为省级科研平台。优化学科布局,建设土壤肥料和植物保护两个新的科研团队,使其成为新的科研增长点。
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开展社会服务工作。落实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工作会议精神,紧扣企业需求和现代农业发展趋势,整合技术力量,调整研发方向,提高农学院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提升农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新的一年,农学院将以建设过硬支部为目标,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提升全体师生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动学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