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折上折”的双十一购物节,“迎新春,送年货”的年货节,“对自己好一点的”女王节……近年来,网上购物狂欢节越来越兴盛,在校园内,也受到大学生们的大力追捧。购物狂欢节期间,学校取快递的窗口大排长龙,快递的盒子包裹堆积如山。针对这样狂热的消费现象,校报记者展开了一场关于大学生狂欢节网上购物情况的调查。
网购火爆为哪般
减价优惠无疑是促使人们购物的首要因素。调查显示,约76%的大学生因为价格实惠加入到狂欢节的“购买大军”中。在购物狂欢节期间,大部分商品会相对减价,有的甚至“一元秒杀”。大学生很少有收入来源,追求物美价廉,面对这种优惠的消费盛宴,当然要抓住机会购买商品。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学生孙天才说:“一直想买副耳机,正值购物狂欢节,价格比我之前关注的价格低了很多,立马就下单了,商品也让我很满意。”
大学生在网购时容易存在冲动、从众心理。大学生思维相对单纯,情绪易受到外部环境刺激而产生不太理性的购物冲动。特别是购物狂欢节期间,“商品心动价,折上折”“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宣传标语给人们营造出一种购物急迫的氛围。“满400减50元,购物津贴优惠50元”等的促销方式,更是让学生们通过凑单的方式,购买了可有可无的商品。大学生作为年轻的消费群体容易被这些热门新鲜事物诱惑,跟风从众地投入到购买大潮中来。“本来很多东西都不缺,但因为减价大家都买,不买又觉得有点亏,所以也跟着买了些。”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魏述亮回答道。
通过网购,大学生们得到了心理上的愉悦和满足。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专业的张凝很喜欢购物,在狂欢节期间,逛逛网店,她觉得通过多家对比,选择出好评度、性价比最高的心仪商品,让自己很有成就感。除此之外,她还表示:“心情不好的时候,这是个很好的转移注意力的方法。每次带着好奇欣喜的心情取快递的时候,也让我特别享受。”这样的购物过程使大学生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能舒缓压力,放松身心,成为一种上升到精神层面的娱乐和享受。
“狂欢”后的失落
购物狂欢节期间的打折促销活动满足了大学生们的需求,大学生们购买的物品多为日常所需的服饰鞋帽、食品等,这些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便利的享受。但是狂欢节过后,大学生们也感受到了失落。
首先,消费额度超出了学生们平时的购物水平。经调查发现,约58%的同学消费在100元到500元之间,约23%的同学消费在500元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很少有收入来源的情况下,还是把较多的零用钱用在了网购上,购物狂欢节期间最为明显。
部分商品营造出降价假象。购物狂欢节期间,有的商品谎称降价,打出“跳楼大甩卖”“降到冰点”的标语,但真假还有待考察。食品工程学院学生王毅就深有体会:“本来看中了一件卫衣,觉得狂欢节期间能便宜一点,就果断买了。但是节后发现比我当时买的价格还便宜五十元,现在好后悔。”
狂欢节的减价购物活动浪费了学生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丁佳颖是个省钱达人,狂欢节前就开始囤货,课余时间总是拿个小本子计算如何利用购物津贴和“满减”优惠省下更多的钱。本来从不熬夜的她,硬是死守狂欢节零点开始抢限量优惠商品,这完全打乱了她平常的作息规律,让她整个人都很疲惫。狂欢节后,网购则出现了一系列物流繁忙,快递速度慢,服务不到位,没有直接送到学生要求的快递点等问题。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孔萍抱怨到:“本来快递地址是东区,结果寄到了北区,反而麻烦我跑那么远去取。”这样的快递服务让学生们投入很多的精力,反而违背了他们追求方便快捷的初衷。
最后,花费了人力物力,收到的商品质量却得不到保障。狂欢节期间,部分黑心商家发货时鱼龙混杂,学生收到的商品也不免存在次品。但经调查发现,对待买到的不满意商品,部分学生表示一般不会退货。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刘润说:“在这期间就算有不满意的东西也懒得退了,嫌麻烦,浪费太多时间,就自己留着。”
可见,购物狂欢节给大学生们带来的种种困扰不容忽视。
网购狂欢有窍门
购物狂欢节既能够给人们带来实惠和便利,也存在着假货,过度宣传等问题,大学生应该理性看待。
要学会辨别真假,不要被宣传促销假象迷惑。在购物狂欢节期间,大量商品都声称降价,并通过包邮、赠送、秒杀等促销手段,让人看了心动不已。但是,没有商家会做亏本的买卖,抬价又降价的优惠假象要时刻提防。数学与统计科学学院统计学专业学生岳莹表示:“我会参考买过这个商品的消费者的评价,还会对比商品与平时同类产品的差价,看看是否真的划算。”身为大学生,要学会货比三家,选择高评价、优质量的商品。同时关注该店信誉如何,销量怎样,多与客服沟通。这样,才能在优惠促销的真假宣传迷雾中满足自己的需求,买到适合实用的商品,获得真正的实惠。
做好购物计划清单,按照自己的需求购买。购物节当天有很多如“满400元减50”“满200减30”等的促销活动,大学生购物观不成熟,这些宣传口号很容易引起他们的购买欲望。网购也会出现如预售商品支付的定金不能退换等情况,这个时候,就要学会管紧钱包,按需购买。避免冲动消费,超出预算,浪费不必要的定金。
合理利用津贴,拼单凑“满减”。拼单不是硬凑单,从而最后买了无用的凑单商品。而是学会与同伴合买,既能合理买到自己想要的,又能通过津贴和“满减”活动让此次网购更加划算。此外,注意购买前一定要看清“满减”活动是否能跨店消费,津贴是否能叠加使用,避免落入促销陷阱。
提高维权意识,捍卫自身权益。购物狂欢节期间,商品销售量大,商家发货繁忙。学生们很可能会遇到商品款式不对、尺寸不符等问题,甚至收到黑心商家的不合格商品。部分大学生嫌麻烦不退货的心理是不可取的,大学生作为消费者,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是应该的。放弃维权不仅会使自己的利益受损,还会助长商家的不良风气,使得更多买家权益受损。因此,一方面大学生应该在网购之前选择正规的商家进行购买;另一方面,要学会索要发票并保存好网购记录。如果遇到假货一定要与店家沟通,协商退款退货。大学生们应注意维权意识的培养,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购物观,培养正确的消费理念。本着按需购买和追求质量的原则,理性看待购物狂欢节的促销活动,才能获得真正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