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28日,中国作协副主席、万松浦书院院长张炜一行来校就“两院一馆”建设进行座谈交流。校党委书记徐东升,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庆,党委常委、副校长沈东、亢世勇、吴君出席座谈会。胶东文化研究院院长刘焕阳及有关部门和学院负责同志参加了座谈会。
徐东升指出,作为鲁大作家群的代表人物、学校杰出校友,学校以张炜为骄傲。他表示,去年首次在万松浦书院与张炜主席交谈,感受到书院氛围和张炜主席的母校情怀,很受教育也很感动。学校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响应习总书记关于文化文学方面重要讲话精神,逐步形成了“两院一馆”的设想。他指出,张炜主席提出的抓住文学和创意写作的龙头,通过创意写作、文学研究方面的突破,带动传统优势学科的提升,与王庆校长分析的重新焕发文学院传统优势学科活力取得应有地位的思想不谋而合。他强调,张炜主席对母校的感情深厚,文学创作在鲁大出发,梳理40余年的创作历程后重整行装再出发,全力投入、全面配合、扎扎实实、不计得失,将自身的事业融入到母校的建设发展中,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全体人员要对标张炜主席,进一步明确思路和要求,抢抓机遇,抓好落实,积极推进“两院一馆”建设工作。全校上下要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严的精神、实的干劲,为加快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推进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庆指出,学校多年的发展在很多方面得益于张炜主席的鼎力支持,感谢他对母校的关心关爱,对张炜浓厚的母校情节和高尚情怀表示钦佩。他介绍了学校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其二级学科发展情况,指出了二级学科存在的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结合胶东文化以及张炜文学研究方向,介绍了学校推进“两院一馆”建设的初衷,并就整合文学院现有研究力量和资源,加强研究队伍建设,加强史料馆藏建设等提出了具体要求,表示学校有理由、有责任、有信心,把张炜文学研究做好,把文学研究院和文学院建设好,把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建设好。
张炜表示,这是第二次在母校就“两院一馆”建设进行座谈交流,心情很振奋,也很激动。“两院一馆”建设是母校了不起的构想,学校依托文学院传统优势学科实现重点突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布局,抓住了要害,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他建议,建设文学研究院、鲁东大学万松浦书院,可以在学术力量、研究成果以及历史传承上与全国第一所现代书院万松浦书院一以贯之的对接,实现平行的移植。就建设鲁东大学文学博物馆,他提出了“湖边起步,流畅入室,由下而上,气氛渐浓,整体饱满”的设计思路,指出要营建浓厚的文学氛围,在布展上要抓住“镇馆之宝是手稿,馆之核心是作家”的重要原则,要在对鲁大作家群进一步梳理的基础上,慎重布展,体现作家学术专业水准和持重性。张炜表示,母校和自己的命运是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母校兴盛对自己产生了极大地鼓励,他愿意支持学校“两院一馆”建设,谦虚谨慎全力去做,一如既往地支持母校建设。
座谈会后,张炜一行实地考察了学术中心及乳子湖东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