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 《西南大学报》
浙江大学郑强教授来校作有关“双一流”建设和中国梦教育专题演讲
2017-06-30
本报讯6月20日至21日,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应邀来校,分别为学校干部教师和大学生举行有关“双一流”建设和中国梦主题的专题报告,以其广有影响的演讲方式,和学校师生交流,受到欢迎。
20日下午,郑强教授做客学校“双一流”建设专题培训会,以《中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现实背景与创新举措》为题作专题报告。报告会由校党委副书记安春元主持。
报告中,郑强教授从办好大学的动力和责任、大学发展的理念与进展、关于“双一流”的若干思考、当今大学思政教育若干热点等四个方面,阐述了他对中西部特别是地方区域性高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和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郑强指出,“好大学与地区发展相得益彰,好大学是所在区域、所在城市的品牌,关乎一座城市生活的品位和地区人民的尊严!”。他以贵州大学近年来的发展为例,深刻分析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特别是中西部高校在发展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指出,西部高校需要认清形势、凝聚人心、抓住机遇、创新发展,要与所在地区发展紧密结合,靠学生誉校、学科名校、学者撑校、学术立校,以不懈的奋斗、改革、创新取得成效、赢得尊严。
21日下午,郑强教授应邀在经济管理学院报告厅为我校师生作了 《中国梦 中国大学生之梦———从中国教育和国人价值取向谈起》的专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徐晓黎出席,各学院(部)党委副书记、全体辅导员、国防生、女子国旗班成员、各学院(部)学生代表600余人参加报告会。
郑强教授从历史的叩问、大学教育的叩问和中国梦的三个维度,精辟阐述了中国梦的时代意义和内涵,明确了中国大学生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他援引大量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深刻分析当今思想意识形态现状,强调,“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和强盛中国”。他认为,大学的教育要有人格健全、品行高尚、体魄强健、学识广博和远大理想的“育人五要素”;教育工作者要成为学生喜爱的老师,就要有真才实学,就要有爱生之心,就要有沟通本领;他倡导,大学生要养成“六种精神”———拼搏精神、冒险精神、吃苦精神、批判精神、尚武精神和团队精神。
郑强的报告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观点犀利,发人深省,赢得师生阵阵热烈的掌声。
(党委组织部 党委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