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山大在氧化物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方面获进展
作者:蒋宛莉
本报讯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于浩海教授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合作,在氧化物非线性光学晶体研究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Pushing NonlinearOptical Oxides into the Mid-In-frared Spectral Region Beyond10μm: Design, Synthesis, andCharacterization of La3SnGa5O14”(“将非线性光学氧化物推到超过10μm的中红外光谱区:关于La3SnGa5O14的设计、合成和表征”)为题,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JournaloftheAmerican ChemicalSociety(影响因子为13.858,J.Am.Chem.Soc.2018,140,4684-4690)上。该文章共同第一作者为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2016级硕士研究生兰海潮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梁飞,通讯作者为于浩海教授、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林哲帅研究员、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张怀金教授,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作者单位。
于浩海教授课题组一直致力于人工晶体特别是激光与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与器件研究,并取得了系列成绩,在Adv.Mater.、ACS Nano等国际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受到广泛关注,部分研究成果已获得转化应用。2014年提出在硅酸镓镧体系晶体可能在中红外波段有重要应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016年评估了铌酸镓镧晶体的中红外非线性光学特性和实用前景(发表在Opt.Express)。
该项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重点研究与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山东大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支持计划、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团队重点课题等项目的大力支持。(蒋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