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央美术学院 - 《中央美术学院校报》

央美命题:招生改革进行时

2018-04-05     浏览(103)     (0)

中央美术学院致意全体考生,招生改革已取得显著成效,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文化敏感度和思辨能力。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并探索真正符合人才选拔的招生之路。

写在前面  

中央美术学院向全体考生致意!学院的大门向怀有理想的考生们敞开,感谢考生们对央美的向往;学院也以自己的标准选拔优秀人才,通过招生考试改革形成高质量的学生队伍。

专业考试试题是中央美术学院教学主张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作为一所有着百年办学历史并积累了深厚教学育人传统的艺术学府,站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起点上,我们重视通过考试命题树立招生导向,重在测评考生感知时代、理解文化的思想素质与综合修养,优秀坚实的基础能力,富有创造精神的艺术禀赋,以致广之命题,达尽精之选才。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央美术学院正处在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时刻,一流的学生素质与能力是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我们将持续、积极、稳妥、坚定地推进招生考试改革,不断优化人才选拔标准,建立科学选拔人才的长效机制,以独特的“央美命题”吸收优质生源,为一流学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与保障。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谈2018年招生改革  

近几年,中央美院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举措,包括招生、教学资源整合以及毕业环节等。而作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招生改革首先成为工作重点。几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经过教师们的共同努力,招生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2018年招生工作是在总结前三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展开的。如果说前三年更多注重的是面对“应试”问题,各院系还在摸索中谨慎前行的话,那么今年的改革可以说各院系在组织工作的严谨性以及试题内涵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整体又迈出了一步。就命题环节来讲,无论学校还是命题教师,都投入了很大精力。各专业所出的试题既考虑了本专业特点,又强调了创造性内涵。比如造型学院的考题,除素描和色彩做出小调整外,创作试题与往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变化,从试题题目就可读出不同内涵。同样是传统绘画专业的中国画学院,在保留专业必考的内容之外,今年首次增加了诗歌的创作。而实验艺术专业在强调传统艺术与当代性语言转换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思辨能力和想象力的考查,“剪纸的手”和“谁将与人作伴”两个考题都足以说明这一点。作为应用学科的建筑学院今年也有了不小的调整,在重视专业能力的前提下,加强了人文艺术内涵的考查,从“梵高的房间”和“漂浮”两个考题不难解读出其中用心。艺术设计专业继续发挥着他们勤于思考、敢于为先的个性,从“幸福指数”一题可以看出命题人思考的深度和广度。而城市设计专业也有着不同凡响的变化,考题“动态延伸”和“未来已来”折射其中的机智和维度,与往年相比显然迈出一大步。美术学专业的考题也有变化,“从读书到看画”一题不难看到在强调理论和知识考查的同时,对理论联系实践以及思辨能力的考核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我是策展人”一题是艺术管理专业所出试题,相对美术学而言,艺术管理专业更注重考查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以上这些学科专业所给出的试题可以看出,今年的试题不再局限于对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考查,明显增大了对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文化敏感度和思辨能力的考查。如此变化既是命题教师智慧的结晶,也是在范迪安院长主持下集体讨论所达成共识的结果。

中央美院招生改革已是第四个年头了,四年里不断地细化招生规则,改进招生方法,尤其是命题环节不断调整和规范,成效尤为凸显。改革的目的首先是在保障考试安全的前提下,努力体现考试试题的学术内涵,让考试真正考查出考生的真才实学。在改革取得成效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改革是一项长期工作,今天的收获也只是阶段性的成果,后面的路还很长而且更艰巨。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以及国家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中央美院的招生改革需要进一步走向深化,比如未来考题是否公开?是否仍在全国各地设立考点?能否采取函报的初试方式?初审通过后集中进行复试?以及能否增加口试环节?等等。都需要我们认真深入地进行探讨。如果能够实现上述改革目标,那么不仅能让我们对每一位考生的考查变得更加准确和全面,而且会给那些真正热爱艺术、遵循艺术规律学习的考生脱颖而出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讲,招生改革仍在路上,今后的改革之路是漫长而艰巨的。当然改革需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我们有信心、有能力通过不断地与时俱进,努力实现我们的目标,同时也希望通过改革摸索出一条真正符合今天和未来中央美院人才选拔的招生之路。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苏新平

2018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燕郊考区 2018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现场 2018年本科招生专业考试燕郊考区 

徐新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