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与北大工学院签订谅解备忘录

双方共同开展碳捕集与封存研究

2009-11-25     浏览(278)     (0)

北大工学院与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家实验室签署合作备忘录,共同研发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加速未来碳减排的研究部署。该技术将利用资源共享信息,开展大规模二氧化碳埋存研究。


  本报讯 11月12日,美国伯克利劳伦斯国 家实验室地球科学部主任唐·戴保罗与北京大 学工学院院长陈十一共同签署了关于“致力于 开发安全有效的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谅解备 忘录。
  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含碳燃 料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其他气体捕集 并分离,安全长久地封存在地层中,从而避免二 氧化碳被排入大气造成温室效应。在全球气候 变暖问题日趋严峻的情况下,该技术扮演着非 常重要的角色。
  北大工学院与伯克利劳伦斯实验室的合作 将包括共同进行“碳捕集与封存的测试”、“确定 最佳封存场所的研究”、“发展封存场所的数据 模型”等。
  “这一谅解备忘录将我们双方合作共同利 用资源、共享信息进行碳捕集与封存的研究诉 求用书面的形式正式表述出来,它无疑将加速 中美两国在未来10至20年碳捕集与封存的研究 部署。”唐·戴保罗如是说,“碳捕集与封存技术 可能是未来100年减轻排放到空气中二氧化碳 量的非常有效的技术。”
  北京大学工学院是在此领域开展科学研究 较早的机构,今年9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气 候与能源项目就出资近200万美元,启动由北京 大学工学院副院长张东晓教授领导的,与北京 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美国南加州大学 的国际合作,研究在中国咸水层中进行大规模 二氧化碳埋存的基本问题。 (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