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宁波工程学院 - 《宁波工程学院报》

翠柏常碧业长兴

——学校翠柏校区因何实现惊艳转身

2018-03-20     浏览(121)     (0)

  翠柏送寒,红梅迎春。坐落在宁波市海曙区中心的宁波工程学院翠柏校区是宁波人最熟悉的所在。这里曾是学校的主校区,2016年7月学校各学院迁入风华校区,转型的号角替代了三尺讲台上的抑扬顿挫。真是一个争分夺秒、斗志昂扬的场景啊,大家抢机遇、抢人才、抢项目,以敢于胜利的勇气,攻坚攀高的志气,讲实求精的底气做事情干工作,仅用一年多的时间,校区就展现出新的气象: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赢得省级创业园示范基地等称号。2017年10月,教育部规建中心与浙江省教育厅、宁波市教育局和宁波工程学院签订一系列深化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国家先进技术课程创新基地和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宁波分中心正式落户校区,这里一举成为国家产教融合工程建设的前沿阵地。
  产教融合的诺曼底
  国家产教融合工程是十分浩繁的重大改革工程,不仅志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还是有效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
  作为国家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高校,宁波工程学院坚持在改革的前沿阵地建功立业。他们依托"院士工作室"、"博士后创新服务基地"和电子信息工程、建筑工程、工业设计、材料与化学等重点学科的科研技术、成果、专利,积极与各方资源有效对接,帮助教师及企业牵线搭桥,做好产品研发、技术攻关、产品检测以及科技成果产业化等一系列服务。截至目前,学校已有50余项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被企业买断或投入标准产业化生产,逐步形成了科研、教育、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互补,专业化培育与定制型培育结合的教育科研体系。
  国家先进技术课程创新基地和中国现代教育研修中心宁波分中心这两个国家级产教融合战略项目的落户校区,如同当年二战时开辟第二战场一样,学校产教融合工程无异于一次宁工版的"诺曼底登陆",三十五年历史的翠柏校区照进了现实创新的璀璨之光。翠柏校区开始全面建设成为国家应用型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示范区、先进技术课程研发区、成果转化交流区、智慧学习体验区以及国家重要的师资培训中心,借力国家战略项目这艘巨轮,全力助推学校产教融合事业走向深蓝。

  锻造能力的淬炼场
  制造业作为宁波经济的支柱产业,一直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主战场,但许多企业在感受到战略"红利"的同时,又面临着职业人才不足的隐痛。当"就业难"遭遇"用工荒",破解问题的办法被宁波工程学院找到。
  2014年,宁波工程学院翠柏校区先进制造业公共培训平台成立,平台坚持做课程定制下的高端培训,引进一批行业培训的领先品牌,实施精准就业。达内集团开设的JAVA大数据、Android等22大定制课程体系已成为学生快速成长的"催化剂",受到企业和学生的高度认可。千锋教育培训,在智能制造培训产业链上成功构建起工业设计、数字编程、产品营销等完善的实训课程,学生通过3-6个月的专业培训即可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直接上岗。
  有了这样一批行业龙头培训企业的加持,再借助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培训平台通过联动政校企的深度合作,精准对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和宁波制造业的发展需求,打造了完整高效的职业培训体系,打通了"就业最后一公里",真正实现让毕业生有才可施,让企业有人可用。仅2017年,平台完成各类相关认证、培训80000余人次,并获批成为宁波市国家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试验区示范项目,平台内各类企业年产值总和达到3亿元。
  去年8月,培训平台和宁波市就业局及第三方专业教育机构合作,把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工科专业800多名毕业生引入翠柏校区,集中实习实训3个月,在11月初的制造业企业专场招聘会上,这批学员得到用工企业的热烈欢迎,现场供需比例达到1:7,300多名学生当场签约。许多企业感慨"像这样定位精准、针对性强的培训真是'及时雨',这些人才的输入犹如'雪中送炭',帮助我们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展示身手的创业园
  一条街,动漫设计、广告策划、服装设计、跨境营销、智能家居研发、语言培训、会计事务……应有尽有。作为科技部认定的国家级众创空间,翠柏校区的海蓝宝众创社区吸引了一大批学生创业团队在此"练兵",牛刀小试却已锋芒毕露。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何金挺,在校时就在众创社区创业实践,毕业后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公务员铁饭碗,正式成立浙江智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以研发智能家居产品为主,截止目前已在全国开设门店超过400家,与国内8家一流的房地产公司、超过100个高端楼盘以及近百家家电企业达成良好合作,2017年海内外营收突破6000万。在央视大型创业融资节目《创业英雄汇》上,该公司现场估值2亿元并获得600万元风险投资,成为该节目开播以来,估值最高并成功获得风险投资的创业项目。
  化工专业学生陈添金,2015年起在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得主仇丹博士的引导和帮助下成功研制出了天然护肤品并成立黎源日用品有限公司。经过两年的不断努力,从原来单一的手工皂、润唇膏逐渐研发了祛痘产品、护手霜、面霜、面膜等多种护肤品,并于2016年11月正式入驻银泰商城,成为民族化妆品的优秀品牌。公司于2017年8月正式在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我们创业团队的学生,专业水平与有些重点大学的研究生比,可能也是不相上下",说起自己带的创业学生团队,来自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钟秋波老师倍感自豪。钟老师的学生团队创办的是宁波海曙甬乐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该团队2011年组建,2015年成立公司,共参加了五届全国机器人大赛,捧回全国一等奖11项,全国二等奖13项,省级竞赛更是获奖无数。 
  近三年来,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海蓝宝众创社区发展迅速,入驻企业从原有的50余家增至目前的138家,累计服务青年大学生5280余人,带动就业岗位5058个,申请专利362项,培养出宁波市创业新秀4名,2家初创企业在宁波股权交易中心挂牌。
  科技企业的欢乐谷
  "我把宁波市软件行业协会、宁波市计算机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宁波分会都要搬到园区来,这里信息产业及高科技产业集聚,容易形成集群效应,对公司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创业共赢大有裨益",宁波市软件行业协会理事长单位、浙江金网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辉高兴地说。入驻翠柏校区后,公司与校区内的理想信息、汇民科技等其他高科技信息产业公司结盟,再加上便利的交通条件、完善的服务设施、优雅的办公环境,本身已在新三板上市的浙江金网吸引了更多的优秀人才,企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我们是做标准的企业,我们要高瞻远瞩",邻家网络科技公司的创始人蒋云晖如是说。该公司创立之初就入驻翠柏校区,依托高校的人力、科技资源,逐渐发展壮大,所运营的草料二维码已占国内二维码云服务领域80%的市场份额,为包括伊利、哈药、海信在内的2万多家付费用户、100多亿个二维码提供专业服务,并与阿里云、阿里码上淘、微信等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公司在选址时就已经来园区实地察看过好多次了,对园区现有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以及相关服务都非常满意,希望未来能和学校展开全方位、多维度的校企合作",浙江杰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航杰这样说。杰昆科技是一家以先进光纤传感及光电测量为研发核心的高科技公司,叶声华院士和知名学者段发杰教授都是公司核心股东,公司入驻园区后,广大员工对园区提供的餐饮、住宿、金融、休闲健身等配套服务赞不绝口
  企业高度认可的背后,是校区管理方不断的探索与付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入驻企业,翠柏校区"软硬兼施",双管齐下,累计花费一千五百余万对现有的办公场地、食堂、宿舍等进行了修缮、翻新,同时引进物业服务机构、产业孵化机构、投融资机构等服务于入驻企业,并不定期在校区内举办各类活动,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与保障。
  前校后企的策源地
  "教育跟着产业走",本着"产教融合、育人为本、协同创新、服务本地"的办学理念,"学院+公司"的运行模式也得到了有效探索。
  由学校建筑工程学院创办的科捷公司目前年产值已达到6000万以上,在宁波的建筑安全检测市场上占据较大市场份额。该公司的员工基本都是来自于该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既培养了双师双能型的优秀教师,也让更多学生得到了实战机会,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在市场上成了抢手的"香饽饽"。该学院创办的浙江高专设计研究院和高专监理公司,不管是业界口碑还是经营业绩都是蒸蒸日上,在产学研、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深入推进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宁波大成实业公司原本是由学校创办的校办公司,材化学院接管后积极与浙江Mastercam科技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在新材料、新装备及机床加工生产培训等方面不断探索更多合作方式,合作成果开始转化,新的生产力开始形成。
  高峰七十波澜壮,翠柏三千日月长。围绕市委"六争攻坚、三年攀高"的宏伟蓝图,脚踏实地的宁工人坚信: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我们有理由期待翠柏校区的由惊艳转身走向更加辉煌。
  (易旻 沙颖莹  题图摄影陈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