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首经贸校报》

难忘在中国网实习的日子

掌握技能,做时代的记录者

作者:□学通社记者 韩依/文    
2018-03-15     浏览(51)     (0)


在火车司机驾驶室现场体验。图片由韩依提供。



  我是文化与传播学院2017级传播学的学生,这个寒假我度过了一段充实、难忘的时光。得益于学通社提供的机会,我很荣幸地加入到中国网新闻中心《帧像》训练营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实习岗位为中文编辑,实习期间我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新闻采访、新闻编辑等。要说起实习阶段让我感受最深刻的,还是几次采访的经历。


首次采访:中科院心理所会议

      刚刚加入《帧像》训练营的团队,甚至还没正式入职,我就有幸得到了第一次外出采访的机会,跟着一线资深记者走进新闻现场。能得到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我的心情无比激动。这次采访主要报道中国心理咨询师协会筹委会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的举行和目前中国心理咨询师的职业发展状况。让我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是当时台上的发言人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台下许多观众不禁落泪,而我也沉浸其中,一度忘记自己新闻记者的身份,我的指导老师在身边提醒我,要趁这个时机抓拍现场场景,我才晃过神儿来……这个经历让我领悟到:新闻镜头很多时候都是要靠记者敏锐的观察力来捕捉,必须时刻注意拍摄现场的状况,不忘自己新闻记录者的身份。


拓宽视野:见证别样春运

      实习期恰逢春运,我也参与了新春走基层的系列采访活动。从《春运集结号》到《33载老铁路售票员的车票人生》再到《家传五代火车司机》,这也是我第一次换了身份换了角度去经历春运。采访时,我看到的不再只是难抢的车票,拥挤的人流,而是了解到了更多春运背后的故事。在北京南站听资深老售票员康顺兴师傅讲述33年售票经历中的酸甜苦辣时,得知他亲历了车票的更迭变迁——一张小小的车票,映射出了中国铁路飞速发展的辉煌历程。在保定采访火车司机世家,家传五代的火车情怀深深震撼了我。父亲李宝生向我们展示伴随5代人的老物件并娓娓道来每一个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儿子李斌为我们讲述其儿时火车梦的初心时,对于理想坚持的诠释,话语里透露出的那份无悔与坚定使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掌握技能:做时代的记录者

      媒体的定位决定了它的报道方向和选材角度。《帧像》训练营的定位是要“让时代变迁有迹可循”,因此,我们在选题策划时也选择了这些极具代表性的人物,通过他们,以小见大地展示了国家的伟大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我也获得了宝贵的采访策划经验。另外,这次实习也培养了我的新闻意识、锻炼了我的专业素质,从各项任务中,收获了团队友谊,熟悉了制作一条新闻的流程,从前期详细的开会策划,到“真枪实弹”的外采外拍,再到后期编辑,每一个流程都要严格把关,每一条新闻的生产都包含了媒体人的辛勤汗水。这次的寒假实习生活是我成长历程中的一段宝贵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