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点燃心灵火炬 传递无限爱心———记中国政法大学自强社“心灵火炬手”
作者:柴璐 实习通讯员 姚姚 通讯员
“我已经开学两个星期了,在你的 帮助下我认识了好多朋友。不知道你那 边怎么样?国庆方阵训练还顺利吗?身 体还好吗?我刚进入新学校,走进了新 的班级,面对不熟悉的面孔,感觉还不 错。老师和同学们都对我很好,我现在 还是检查课内摘抄的代表呢!” “大哥哥,你要多看点书、好好做作 业,看作文书也可以。不要老是上网,要 少看电视啊。呵呵。” “小蓉的信充满了色彩,姐姐看了 之后也感觉到了你心里的斑斓。下学期 就要六年级了,会不会有压力呢?如果 紧张的话,一定要学会释放。” 当外出打工的父母不在身边,是谁 来倾听这些孩子稚嫩的心声?当灾后重 建的大幕渐渐拉开,是谁来关注他们的 复杂情感?当忙于奔波的家长无暇顾家 的时候,是谁来守护他们幼小的心灵? 自强社的“心灵火炬手”们正在用 手中的纸和笔绘制着爱的童话,传递着 一个个简单的感动。
“心灵火炬手”
“心灵火炬手”是由志愿者(大火炬 手)与欠发达地区农村籍青少年(小火炬 手)一对一结对子,通过书信方式为孩子 提供心灵关怀的一个活动项目。他们平 均每月通信1—2 封,彼此传递关爱、建立 友谊,相伴成长,为小火炬手的未来打开 一扇充满爱的窗,使他们真实地感受人与 人之间的温暖,从而自己也将更加懂得如 何关爱父母、老师以及身边的人,让小火 炬手多了一扇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
这是一场永不停息的爱心火炬接力。
我们永远在一起2008 年9 月,我校自强社与中国人 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一道,共同承担 起由北京日行壹善文化中心发起的“心灵 火炬手”项目。活动开展以来,法大已经有 245 名志愿者参与进来,为京郊的孩子们 送去承载着关爱的信件。
去年九月下旬,第一届心灵火炬手项 目报名工作拉开帷幕。在工作组成员认真 细致的努力下,心灵火炬手项目宣传工作 红红火火地进行着,同学们怀揣着点燃火 炬、传递温暖、志愿奉献的赤诚之心,通过 网络和展台现场报名的方式积极踊跃地 参与到活动中来。经过工作组审核,最终 在众多的申请者中挑选出了二百多名志 愿者担任本次活动的大火炬手。
随后,第一批结对活动如火如荼地开 展起来了。虽然开始的时候,大火炬手与 小火炬手之间缺少一定的了解,但志愿者 的爱心逐渐感动了孩子们,他们开始敞开 心扉,向哥哥姐姐们吐露心事和烦恼、分 享成长和快乐。每月1—2 次信件也许并 不算多,但要坚持一年也绝非易事。与孩 子们交流需要足够的耐心,而且这些孩子 由于其成长环境的特殊性,心灵比较脆弱 敏感,志愿者们在交流时需要特别关注孩 子们心思的些微变化,细心开导他们。
回首过去的一年,这些默默奉献的 “心灵火炬手”付出了很多,但也收获了太 多太多的感动。一个生命就是一个世界, 当一个人的温暖转移到另一个人的身上, 当阳光在手中流传,当这个世界的美丽如 此赤裸裸……“我们永远在一起。”厚厚的信件,真 诚的话语,装载着大火炬手与小火炬手彼 此的关爱、简单的友谊和共同成长的美好 经历。
付出一份爱 温暖两颗心在过去一年时间里,心灵火炬手项目 的工作重心主要放在京郊打工子弟小学 学生的心理辅导上面。一位自强社的项目 负责人介绍说,与他结对的小火炬手写来 的话语经常让他感动不已,10 岁的小学 生就会在来信中对他这个大哥哥关怀备 至,“冬天冷,哥哥你穿得够吗?不要冻着 啊!”“哥哥你平常不要沉迷于网络哦,我 们都要好好学习。”另一位志愿者说,与她 结对的小火炬手是个非常细心的12 岁女 孩,没有漂亮的信纸,就用自己最心爱的 小熊维尼贴纸来装饰信纸,用自己稚嫩多 彩的画来填满信纸的空白处,很多时候还 在信封里装上小橡皮、小贴画等礼物。有 的孩子家境很困难,没有买信封的钱,就 用纸折出信封状的口袋,来信一样十分积 极。
“我梦见那笑容,那笑声,那一群可爱 的孩子们———那一刻,我觉得幸福……” 孩子们的坚强和诚挚打动了每一位火炬 手,有了这些回信的激励,遇到再多的困 难,作为“大哥哥大姐姐”的志愿者都觉得 微不足道。由于打工子弟小学生源具有较 强的流动性,有时会导致一些小火炬手因 转学的缘故与大火炬手断了联络,但他们 没有谁因此放弃参加这项活动,而是积极 寻求别的方式找到与之结对的小火炬手。
薪火相传,爱心不熄。这项充满温暖 的活动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志愿者的加 入。据自强社负责人介绍,大家的热情都 十分高涨,有一位研一的师姐甚至在一天 内打来3 次电话要求参加,还有许多去年 的大火炬手在一年期满之后坚持要求留 下再做一年。他们俨然已经成为孩子们平 等的朋友、真诚的倾听者和生活经历的分 享者。仅仅一年的时间,爱的双向交流汇 成一条暖流,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灵,也温 暖着这些“大哥哥大姐姐”们。
在感动中前行目前,我国农村共有2 亿多儿童,其 中超过1/4 是留守儿童,还有至少2000 万 儿童跟随父母进城务工。这些处于困境的 孩子,对快乐的生活有着强烈的渴望和深 深的憧憬。一位来自甘肃农村的女孩在信 中这样写道:“我交了一些朋友,可他们并 不真正看得起穷人家的孩子。”另外一位 来自“5·12”大地震重灾区的孩子也曾在信 里写过这样的话:“以前我们的学校有三层 的楼房和许多的树,现在都没有了……”
家庭结构不完整和亲情的缺失,导致 了这些留守儿童心理缺乏应有的情感依 恋。此项目的负责人表示,去年的“心灵 火炬手”项目在解决这个问题上的成功经 验会在今年以新的形式得到更好的利用, 有更多的心灵火炬需要被继续传递下去, 使更多的孩子绽放他们本该无邪的笑容。
“5·12”地震之后,结合社会实际情况 与新老火炬手的共同要求,在甘肃文县灾 后重建与扶贫开发基金会的支持下,今年 的“心灵火炬手”活动将继续在感动中前 行,并将重心移向了地震灾区甘肃文县, 希望可以在孩子们中间继续传递我们的 爱心火炬。
“那些孩子总会把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告诉我,把他们最大的困惑倾诉给我,希 望我能给他们带去办法和希望。所以每 次写信或者回信时自我感觉压力就很大, 因为那不仅仅是在写字,更是给一个需要 帮助的孩子提供最真诚的安慰和解答,也 许你的一句话就会给她的生活带去巨大 的改变,甚至改变他们的一生。”以我校 自强社这一分部为例,今年的志愿者就已 经超过270 名,其中还有60 名是去年的 大火炬手。
“火炬手”们的共同梦想“古老的中华民族所流淌的血液里从 来不缺少善与爱,伴随着人类进入21 世 纪,我们也需要用鲜活的行动去搭起一座 座既能与全人类普世价值融为一体,又能 反映中华民族人性向善的桥梁。这也是心 灵火炬手项目前进的方向。”日行壹善文化 中心负责人刘沐曾经这样说过,他期望当 自己白发苍苍的时候,还能看到这个项目, 能看到更多的大火炬手和小火炬手成为平 等的朋友、真诚的倾听者和生活经历的分 享者,能看到他们在感动中一起前行。
已经参与这项活动一年多的大火炬 手尹传志,对这一年的“火炬接力”有着深 深的感触:“(这 一年)有挫折也 有收获,但是收 获大于挫折,给 心灵带来很多 很多,让我了解 到那些孩子真实的想法,增加了自己的一 份社会责任感。”
刚刚加入大火炬手行列的杨帆,被小 火炬手一家的信任所深深感动:“她(小火 炬手)会跟我说一些不愿告诉父母的小秘 密……通过这样一种交流,感到被孩子信 任的感觉特别棒。连她的爸爸妈妈也信任 和感激我,特别让人有满足感,特别激动。 我家里也没有这样一个小妹妹,现在她就 像是我的小妹妹、小朋友。这样的活动非 常有意义,一定要继续做下去。”
“当孩子们第一次拆开大火炬手给 自己写的信时,他们的眼中发出的光芒 以及发自内心的笑容真的感染了我!”一 位还要负责邮递信件的志愿者这样动情 地回忆着孩子们第一次收到信件的场 面。“我为能帮助到这些孩子而感到快乐 与欣慰,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我想今后, 我一定会更加努力工作,尽最大努力跟 他们交流、给他们温暖。”
点燃心灵火炬,点亮希望之光,这就 是所有火炬手共同的梦想,他们希望还 有更多热心公益的人能积极参与心灵火 炬的传递,让每个孩子的心里都充满阳 光,让世界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