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 - 《中国政法大学校报》
“多学科视野下的新疆民 族关系”学术研讨会召开
本报讯 10 月31 日上午,由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 所主办的“多学科视野下的新疆民族关系”学术研讨会在 北邮科技大厦拉开帷幕。出席本次研讨会的专家学者有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国家重点学科法律史专业开拓 者张晋藩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历史研究所所长郭世佑教 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边疆史地研究中心主任厉声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中国现代史学会副会 长陈铁健先生等。与会的还有来自中国社科院、北京大 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内各大媒体的80 多名专 家、学者及主编。此次研讨会还吸引了众多学生参与,尤 其是来自新疆地区的同学们。
研讨会开幕式由法律史学研究院副院长林乾教授主 持。郭世佑教授首先致欢迎辞。他阐释了本次会议召开的 直接动因,希望能通过本次研讨会对新疆发生的问题提 出建设性意见,其次是希望启动一个多学科的对话平台, 把历史与现实、学术与社会情怀、论点与论据相结合。
张晋藩教授作了关于“中华法制文明和少数民族的 贡献问题”的主题报告。他提出在中国4000 多年的法制 体系中,除了汉族之外,少数民族也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谈中华法系,一定要注意和充分估计少数民族的贡献。无 论是中华法制的起源还是其他法制内容、原则等,都要顾 及到少数民族的贡献。少数民族对中华法系的贡献不仅 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作用,而且在今天也有可借鉴之处。 他认为谈中华法系的世界地位,更不能忽视各少数民族 作出的贡献,强调这一点符合历史的实际,且有利于中国 今天的民族关系。
厉声研究员也作了关于“近代以来新疆民族意识发 展中的负面互动因素”的主题报告。他从历史上新疆民族 意识与周边政治的互动关系;改革开放后新疆民族意识 发展中和当代国际政治运动的互动;民族意识与宗教意 识的互动;历史和现实的互动等四个方面阐释了该问 题。最后,他提出近代以来新疆民族意识发展的各种互 动因素决定了今天新疆民族关系涉及多学科,肯定了召 开研究多学科视野下的新疆民族关系的研讨会具有重要 意义。
开幕式结束后,各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为期两天的学 术研讨。31 日下午起,各位学者围绕本次研讨会的主题分 小组进行深入讨论,11 月1 日研讨会就“新疆民族关系的 历史、现状与未来”这一主题举行圆桌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