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春活力之星
瑰意琦行 超然明智
初识声音笑貌露温柔。她,活泼可爱、爱好广泛,她温柔开朗,她“文舞双全”。是的!她就是2015级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法琦智。曾表演过古典舞《女儿情》、诗人的情思让她荣获2015年第二届“文学承载梦想,感受诗意人生”原创诗歌大赛二等奖、擅长挥毫泼墨的她还成功踏上首届全国诗书画风筝文化主题双年展的舞台……大三的法琦智已经十分忙碌了,记者联系她的时候她正在临朐支教,当电话接通,从那头传来爽朗的笑声那一刹那,就感受到她是个十分开朗的女生。
渐相知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法琦智深有感触地说。在谈及如何兼顾学业与工作时,法琦智说:“她从来没逛过淘宝,极少去逛街,经常学习到深夜,喝一杯凌晨三点的咖啡已是家常便饭。”她认为,再忙也不能因为工作而旷课,最本职的工作还是学习。在支教的日子里她学会了与孩子们“斗智斗勇”,学会了如何与孩子们更好地相处,她在支教生涯中培养了孩子,锻炼了自己。
寄语良言暖心田。她曾经写过的一首小诗:“时光飞过,岁月婆娑;最爱洞庭,影印青螺。我没有见过凌晨4点半的海棠花,但是我知道凌晨公寓旁的路灯是怎样的光亮,因为相知,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因为热爱,所以倾注雨露;因为情深,所以成其花蕊。没有绝对的耀眼,也没有永远的辉煌,想要拥有夜空明星的光芒,必须先要有能在宇宙存活的岁月和时光。”
(刘悦)
■
创新创业之星
躬践于行 新代杰灵
创业,是95后诠释魄力的方式,是这个时代发展的必然。宫新杰,现任教师教育学院第七届学生会副主席、团支书。曾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奖学金、鸢都义工“优秀志愿者”、第16届大艺节“优秀个人”等多项荣誉。
采访过程中提及名字的含义,她解释道“新杰”就是“新时代的杰出人才”。数不清的的荣誉让她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偶像,她的能力也毋庸置疑,记者在了解她的经历后也被成功圈粉。“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多读书,接触更多优秀的人。”在被问及大学四年最重要的是什么时,宫新杰用简短的一句话概述了四年时光。古人言:天地者,万物之连旅;光阴者,万代之过客。时间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四年仅是生命长河中的一段,只要不断充实自己便有很多个四年。
大三的她即将面临“考研还是就业”的问题,当被问到是否考研时,她说:“通过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创业大赛,我了解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一系列的经历,使我更加坚定考研的决心。”对于创业,宫新杰说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结合专业优势适度创业。她认为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与否并不单纯取决于营业额度,以及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程度,而在于在这个过程中,对很多事情的整体认知以及自我能力的提高。
简短的采访,记者从她身上见识到的不仅仅是作为新时代年轻人该有的风貌,更多的是对学习、对生活的认真负责以及“而今更笃凌云志,莫教冰鉴负初心”的人生态度。
(刘梅 海瑶)
■
宣传创作之星
凡心所向 素履所往
“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是她最喜欢的一句话。她眉目如画、冰雪聪明,她温柔善良、善解人意,她热爱文字、热爱生活,她是学长学姐、学弟学妹眼中的“奇女子”。她就是来自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李金津。曾先后在校内外媒体平台发表稿件六十多篇,荣获“2016论语大会”全省二等奖、山东省高校校报好新闻二等奖、“三好”、“优干”、校级二等奖学金等多项荣誉。
以字为友笔墨挥洒。她热爱文字,在大一下学期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至今,她和文字已谈了两三年的“恋爱”。文学院传媒中心,从她接手时的4个人,至今发展成40多人的宣传队伍;从编辑文案、摄影、新闻采编,到新媒体运营、突破瓶颈、改革创新,一路走来并不轻松。“为了一期完美的推送和通讯稿熬到深夜,即便辛苦,也没有放弃过”。她如是说。
用阳光心态传播正能量。她在担任文学院传媒中心主席期间,“书香文院”微信平台的关注量发展到近五千,在全校微信排行榜上稳定在前三,十多次获得第一。
向青春和热血致敬。今年的九月份,她加入潍坊学院青通社,现任社长一职。正在支教的她,为了尽快熟悉青通社工作,利用午休的时间自学工作材料,利用晚上的时间对接青通社的工作,只要一有空便跟在学长学姐后面,逐条问、逐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师生的好评给了她更大的信心。采访到最后,她激动地说:“我们是青通人,要‘向青春和热血致敬’,这是责任,也是使命,是‘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担当,是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信念。”
(张宁)
■
勤奋自强之星
我就是自己的星空
初次与刘晓雨见面,是在“青年之声”办公室门口,当时他刚参加完“校园之星”汇报答辩,优秀的人就连外貌看起来都那么与众不同,整齐的西装,干净的面庞,自带一种自信、阳光、稳重的气质。
宝剑锋从磨砺出。刘晓雨深呼吸一口气,缓缓讲述了那段煎熬的过往。2016年,母亲因为重病被抢救,好在成功保住生命但却丧失劳动能力,当时的他手足无措,也曾懊恼,抱怨命运不公,然而冷静过后,他暗下决心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曾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校级二等奖学金、校级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荣誉。累累的创伤,都是生命给你的最好礼物,它教你如何面对挫折迎难而上。
梅花香自苦寒来。他在大学里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与他志同道合的朋友。在学习上,老师为他答疑解惑;在生活上,同学们对他无私帮助,他在潍院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了温暖。刘晓雨恳切的说:“是老师和同学们在他低谷时给予了默默支持,鼓励他勇敢前行,是他们陪我一路走过那些艰难岁月,千言万语也只能化作感谢二字。”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大的地方。如今,他乐观、坚韧,更加明确了今后的目标,更加专心学习为考公做准备,闲暇时间他会选择走进图书馆翻阅自己喜欢的书籍,又或者看一部经典电影充实心灵。
最后,他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诗送给亲爱的学弟学妹们,“苦难的经历并不是我们博得别人同情的资本,奋斗才是最重要的,青年人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才能担负起当代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刘晓雨如是说。
(孙敏)
■
志愿公益之星
温润而泽 沛雨甘霖
许泽霖,现任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第17届学生会副主席、潍坊学院“1+1”志愿服务队第七届总队长,先后荣获潍坊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优秀个人、暑期社会实践优秀个人,他所在志愿者组织先后荣获山东省大中专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服务队、潍坊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质服务项目等多项荣誉。
初与许泽霖交谈,他略带腼腆,当提及到志愿公益的话题时,他的话匣子一下子被打开了,“我第一次接触公益是在2015年9月份,我加入了我们学院的“1+1”志愿服务队,我才知道志愿服务离我很近,也是从那个时候萌生了做志愿服务的想法。”回忆起与志愿服务队的初次结缘,许泽霖言谈间难掩激动之情。
做事谦逊、遇事沉着。清扫白浪河环境卫生、引导交通,十年如一日的在图书馆、博物馆等地做志愿公益,并已连续两年参加了“三下乡”社会实践。谈到如何协调工作与学习时,他笑着说:“在学生会纳新时被问及好多次。我还是以学业为主,协调好做公益和学习的时间。志愿活动能使我缓解学习的压力和生活的烦躁,二者并不存在冲突,志愿公益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人生最简朴的写实,在纷繁之中,守候了许多美好。以教师的名义,在三尺讲台上奉献自己,也是一种志愿服务。“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这句警句一直鞭策着他,如今许泽霖又走上了支教的道路,继续在公益路上发光发热,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王翔 左丽渝)
■
笃志好学之星
仁人君子 卓荦为杰
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第一次见到他,便感觉到一股好学上进的气息扑面而来。休闲随意的装扮,坚定自信的眼神,让人对他的好奇又添了几分。从与他的交谈中得知,从大一到现在,他成绩一直名列前茅,综合测评稳居全班第一,并两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两次获得“三好学生”荣誉称号,大二荣获国家奖学金,以高分通过四、六级英语考试……听到这些辉煌的成绩,用一个词来概括他,就是“学霸”。他就是我校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5级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薛仁杰。当问及他学习的秘诀时,他说:“我高考的第一志愿就是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我喜欢这个专业,我对它有兴趣。”在他身上,很好地诠释了“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他说:“学习是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学习是‘1’,其他事情是‘1’后面的‘0’,如果没有‘1’的存在,那么其他事情干的再好也是无效数字。”
坚持就是胜利。他自豪地说:“我从没有逃过课,连选修课上也是认真听讲。”他将“坚持就是胜利”作为人生的座右铭,在学习的道路上,他坚持正确的做法,不断证明自己,得到了师生的一致认可。或许,是他内心深处对知识的渴望,对学习的热爱成就了他。
用脚步丈量世界。他喜欢旅行,年纪轻轻便已逛遍了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处地方,他总喜欢去当地的博物馆去“寻宝”,一待就是好几个小时,着实令人羡慕又佩服。他说:“学习一定要专心,只为成功找出路,不为失败找退路。”他就是一个对学习丝毫不放松的人,对他来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周凯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