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吉林大学 - 《吉林大学报》

你的“双十一”垃圾处理好了吗?

作者:伍子科    
2017-11-24     浏览(38)     (0)


  “双十一”刚刚过去,但大家似乎意犹未尽,还在抱怨没有抢到的商品和迟迟未到的快递。可以看出,“双十一”这个本来很尴尬的节日被打造得越来越像一场全民狂欢的盛会。今年,截止11月11日13点09分,天猫双十一1207亿的成交额已超去年双十一全天交易额。不得不说,“双十一”的连年成功意味着我国网络消费和快递业的急速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一个很老的问题又重新出现到人们的视野中,那就是“白色污染”。
  作为新时期的“白色污染”,它的产量要更大,也更难处理。据统计,2015年,裹快递的胶带总长度可以绕地球425圈,那就更不用说两年后的今天了。而且,无论是胶条还是塑料泡沫大部分都属于无法自然降解的垃圾。即使你埋在地下很多年,它也不会降解。前一段时间,一篇名为《外卖,正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的文章备受关注,它主要讲了因为外卖产生的塑料袋和一次性餐具正在给我们的下一代造成毁灭性的灾难。虽然有些危言耸听,但却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的确,由于外卖和快递产生的新业态垃圾正在制造大量的污染。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严重的快递污染?专家告诉我们,包装标准滞后,回收循环落后,环保意识不足,这三个问题成了快递绿色发展的瓶颈。
  从生产者的角度来说,很多商家为了避免差评,避免出现退货现象,在打包过程中,不计成本的大量使用塑料泡沫、胶带、纸盒等。层层包装的包裹,甚或过度包装的快递,貌似市场需要,实则会造成越来越沉重的环境压力。而我们消费者买来的有很多并非必需品,一段时间过后就会被束之高阁,这种消费心理其实间接制造了大量的快递垃圾。另外,很多快递盒和塑料袋其实都可以二次利用或者回收利用,但由于部分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不强,就出现了大量的浪费现象。
  实际上,环境污染的形势已经十分严峻了。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主动承担起消费者的责任。这并不单纯是国家和快递企业的事,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也应该尽一份力。比如说,北京某高校在校园就专门建立了快递垃圾回收站,这些回收站与校园的快递站点合作运营,用来回收快递盒和包装袋。近日,我校也开展了“盒聚变”的公益活动,同学们将快递盒送到回收站点,就可以得到奖励。同时,我们也可以二次利用快递盒,可以把包装袋当做垃圾袋用,也可以把外卖餐盒清洗后多次利用。另外,我们更要做到勤俭节约,绿色消费。
  在快递业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我们享受到的每一份便捷,都有相应的环境成本。绿色的消费文化和行为习惯,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