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回寝室的路上,一路慢悠悠地摇晃,突然发觉自己全身上下都被暖暖的灯光笼罩着,抬头看,正是路灯,就那样静静地伴着我。
进入大学以来,很少会在意这路灯。每晚,我都在一连串路灯的陪伴下穿过从自习室到寝室的一条条小路。但一路谈笑风生,朋友相伴,也未曾发觉它的可贵。如今,一人走在这穿越过无数次的小路,却突然发现了它们的陪伴,似乎也没有想象中的寂寞。
此前,我总是莫名地畏惧一个人的行走,讨厌孤独,习惯被人群包围带来的安全感。前几天偶然听了鲍勃·迪伦的歌曲《像一块滚石》,听着一句句歌词,我如同从梦中惊醒,歌词中不断地重复着“我如此享受孤独”,一个个音符敲击在我心上。
鲍勃·迪伦以一个歌手的身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我一直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但如今,我终于体会到了他的情感。细细品味他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我似乎明白了,我们能从字里行间找到自己内心的方向。歌词中反复提到完美的孤独,享受孤独,这似乎有些违背大多数人的追求,人们总是尽可能的让自己融入各个圈子,孤独如同洪水猛兽一般被人厌弃。然而,孤独本就是人的常态,每个人都会有孤独的时刻,孤独并不可怕,它使我们直面人生,使我们历练,使我们拥有更强大的内心。有时候我们不必在意他人,只要做好自己,我们都属于自己,只要尽情享受轻狂的青春岁月,让我们找到爱,也找到真正的自己。刹那间,我似乎充满了力量。
我不由得抬头细细看头顶的这盏灯,它始终是昏黄温暖的。夜已深,灯光更增添了一分橘色,周围一团白光向四周发散着,明晃晃地有些刺眼,我不敢再看,只怕双眼酸胀。这路灯或许跟我一样,也是孤独着的吧,它拥有炽热的内心,渴望着融入,用力发光发亮想让人注意自己,但当人看向它,它又立刻机警起来,放开全身光芒,竖起一身的保护罩,让人不敢靠近,连远远观望也无法长久。
但它也是有温柔的时刻的,它的光与热吸引着一群群小飞虫,簇拥在它身旁,盘旋起舞,不曾离开,直至黎明的第一缕曙光来临。孤傲的路灯啊,会烦吗?我想不会的吧,虽习惯了孤寂,但也渴望被理解,这小小的飞虫,便是它心灵的慰藉。我看着这深夜的路灯,只觉得它更明亮了些,更温馨了些,光芒照亮前方,像冬日暖阳,像音乐停止后空山中的袅袅余音。 选择做一盏路灯,亦或是一只飞虫;终有孤独的时刻,也终会有人陪伴,最终学会理解别人。
今后我会走过许多盏路灯,可能有人陪我,可能是我独自一人,那又有什么关系呢?路灯一直在,脚下的路也一直在,只要有光,就要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