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荒 塘

作者:给水1702徐文卓    
2017-11-15     浏览(169)     (0)

  其实,它本非荒塘,之前原是个被用心经营的鱼塘。
  也就五六年前吧,塘水仍是满满的,水面亮堂堂的,鱼塘边角的位置偶尔漂着几根残断的野草或几点青萍。除此之外,再难见其他水生植物。这片塘里没有用网兜兜住绳子系在塑料瓶上养殖的河蚌,水面因此完整。当天晴时,塘面如镜面,四围常常安静,偶尔轻轻传来几声水花声,弄起了涟漪,悠悠散开。围绕鱼塘一圈的,是被理得清清爽爽的田埂。靠近塘的部分,主人家翻过土,种点蚕豆、苋菜、油菜几样换钱的作物,或者保留一大丛可以喂草鱼的青青绿草,再或者什么也不种,单单留一两棵树,树与树之间架着几根劈成一半的竹竿,竹竿上晾些从地里拔出不久的整株谷物。田埂中离塘偏远的位置被小野花小野草所霸占,铺成了一层薄毯。无论是小野花一小朵一小朵俏皮地开,还是蚕豆花低垂安静做一个美男子,只要有花开叶绿,此番景象甚是好看。像白鹭这类的鸟儿也不时飞来此处,歇一歇,逗留一番。
  只是几年后,主人家的长辈去世,膝下的儿女都在城里工作生活,平日没多少时间回来管理农田鱼塘,所以把大部分的田、塘租给了同村的人。同村的人没有像原主人那样用心打理,经营了一段时间后也不管了。
  没有人的干预,一切失了秩序。浮萍开始扩张领地,从边边角角的旮旯之地侵占到全塘的水面。高杆叶长的水草强势扎根,逐渐霸占了将近四分之一的塘。时间来来回回,水草生生灭灭,枯枝随风而落,层层堆积,不时落入水中几片,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片天然的空地。塘水在不知不觉中消退了小半,原先淹于塘水中的土层裸露出来,渐渐地又为野草所侵占。
  水的萎缩,肆意生长衰败的草类,直接导致水质下降。每每回去经过那儿,总要屏息一会儿,只因那塘总挥散出股糜烂的气味,虽不是很重,却也仍让人难以忍受。唯一不变的只有田埂上的蚕豆。
  杂乱衰败,是从外表得到的最直接感受。但就像史铁生说地坛“院子荒芜并不衰败”一样,荒塘也有它的小世界。鱼与白鹭自是见不到的了,不过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竟惊奇地发现原本空无一物的平地上凭空多了一个小窝,窝中躺着几颗小小的不知名的蛋,两只野鸡在窝旁悠闲地散步。因为无人看管,野花野草肆意生长。仔细瞧,能看到在行动的小型动物,也许是路过的松鼠,也许是某种昆虫的幼虫,说不定还能碰上黄鼠狼。
  也许是我在其中置身太久了吧,竟觉得这荒塘也可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