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刚好遇见你

———写在第十八个记者节

作者:能环1501许辉    
2017-11-15     浏览(153)     (0)

  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同意将中国记协的成立日11月8日定为记者节。时值今日,记者节已经走过了18个年头,在这一专门属于记者的节日里,我作为一名学生记者,向所有新闻工作者致以最诚挚的祝福。
  时光的河入海流,细细一算,我加入校报记者团成为一名学生记者已经整整两年零两个月了。在这段时光里我经历着一步一步的成长,也见证着记者团一点一滴的发展。
  初入大学,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好奇,各大校级组织的招新也在如火如荼地开展,那段时间每每路过食堂等人流量大的地方,都会收到成沓成沓的招新表,还真有点乱花渐欲迷人眼,性格内向不苟言笑的我在期待着一个适合我的平台。偶然,在西苑门口看见了“记者团”在摆摊,我和舍友兴冲冲地上前询问,果断填写了报名表,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面试。大学里的第一次面试献给了记者团,面试我的是两位学长,面对他们的提问,紧张的我让这一过程显得漫长而严肃。
  既是意料之外也有点情理之中,我顺利地被大学生记者团录取。“记者”这一专有名词也从此伴随着我的大学。全团大会上,后世凡学姐端庄大方的介绍让我愈发觉得“记者”这一行业的严谨,“谦逊而有节”的团训始终是我作为学生记者的座右铭。
  大一一学年,我只是一个记者团的小小干事,虽然每个月都会写一两篇文章,但是能够刊登到校报上的还是寥寥几篇;大二我选择留在了记者团,也正式开始接触新闻采写工作,准备材料、列大纲、正式采访、整理采访内容、成稿、修改、校对、定稿……一系列工作慢慢接触也在慢慢学习;如今,已经大三的我,看到又一批新鲜血液从各个学院加入记者团,备感欣慰。
  毋庸讳言的是纸媒的时效性在这个时代远不如网络媒体平台来得快捷,但同时新媒体平台原创难、计算机技术及文字功底兼备的人才少等问题也亟待解决。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信息源越广越方便素材的甄选,沟通越便捷越便于信息的传播。
  但无论是负责新闻采写,在纸媒平台上编辑校对,还是尝试新事物,在新媒体平台里学习将科技同传统媒体结合,于我都是一种经验和成长。
  两年零两个月,我在改变,校媒也在不断发展壮大。从2001年的第一期校报,到今年6月15日的300期报庆特刊;从迎新工作到运动会采写,学生记者一如既往地奋战在报道的第一线。
  记者便是记着,正如江苏辞赋作家前媒体人薛刚在《记者赋》中写道:“铁肩荷责,妙手华章;文明天使,无冕之王。心载千秋,志高轩冕之尊;笔传八方,每落本根之壤。谁握犀利之剑,力破污恶之囊;谁凭肝胆为器,浓缩大千之象。道贯人间巨细,光曝天下暗箱。惟我记者,敢当天下向导;惟我记者,雪亮众目昭彰。”南工的所有新闻工作者个个“铁肩担道义”,在这一行业上默默奉献着自己。
  大三,我依然选择留在记者团,只因刚好遇见你,从此天涯也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