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德州学院 - 《德州学院报》

泰山游记

作者:□经济管理学院 张坤    
2017-10-31     浏览(52)     (0)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从小就对杜甫这首 《望岳》熟记于心,也一直想体验一次 “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终于在这周六有了一次这样的机会。
  晚上十点半,我们从红门出发,沿着石阶绵延向上,艰苦地攀爬起来。两侧漆黑一片,只有行人手中的电筒闪着光芒,宛如醉卧山间的火龙,闪烁着灿烂的金鳞。继续拾阶而上,山路忽上忽下,别有一番乐趣。只是我们在夜晚上山,一片漆黑,没能欣赏沿途美景。从经石峪折回正路,过柏洞后,山势渐陡,在群峰对峙、峭壁矗立之处有悬崖欲坠的壶天阁,经 “回马岭” “峰回路转”石坊,迈过步天桥,越十二连盘就是中天门。这段路不算险,每上石阶若干,便有一空旷平台,人流攒动,有小商小贩两侧叫卖,祈福庙,尊神像也很多,焚香诵经不在话下,淡淡的檀香配上幽冥月色,我们仿佛置身仙境,疲容倦色一扫而空,心也好软好软,似在神游。登上中天门,眼前豁然开阔,人声鼎沸,小憩片刻,整理行囊,便匆匆赶路。
  从中天门起山势越来越陡,过造型古朴的云步桥,经古树幽雅的五松亭,走如石如窟的朝阳洞,但是此时,哪来的闲情逸致,上看遥不可及的南天门,下俯头晕目眩的陡峭山路,心中暗自叫苦连天。为了不错过期盼已久的泰山日出,便纵有千难万险也得硬着头皮奋勇向上了。此时山势渐高,山风日盛,裹上厚重的军大衣,平添了些许沉重,体力就在这忽冷忽热之间慢慢流逝,剩下遥不可测的山路让我着实有些不消。从对松山到南天门,要攀登石阶数千级,相对高度达数百尺,几乎垂直上下,这就是登泰山的最艰险之处———“十八盘”,路上没有灯光,十八盘上游人的手电筒如点点繁星,而整个十八盘也因此成为一条美丽的银河,直通南天门。自古有 “慢十八,紧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之说,可见十八盘的险峻复杂,令人望而生畏。
  结束了十八盘百转千回的辛苦路,才触碰到了屹立其间的南天门。回首俯视, “天梯”高悬,云涛汹涌,凉风徐徐,游人似觉悠悠欲飘,进入 “仙界”。仰望星空,北斗七星熠熠在目,狼牙新月,点亮星空。皓皓星辰,朗朗乾坤,不登泰山不知失望的味道,不到岱顶不知日出之美丽。此时的体力确实已接近极限,不敢再幻想,不敢再奢望,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出来个 “五岳独尊”。
  忽而间,重峦叠嶂不见了,山路渐渐不明,石阶也没了尾巴。几盏天灯交错照耀,在一块大石之上,赫然出现三个红漆大字, “日覌峰”,泰山极顶,已然在我们的脚下了。兴奋、激动大家都长舒一口气,清晨的日出,圣洁的光芒照耀天地,雄伟突兀的泰山吞云吐雾,整个岱顶云雾缭绕,如梦如幻,美不胜收。
  现在回到学校,泰山之旅仍历历在目,稳重的泰山教会我凡事都要脚踏实地,人生掺杂不了一丝虚假,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