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线辅导员的视角谈一谈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体会。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用信仰引领信仰的事业。有人说,辅导员管纪律,只要行为不出格就见不着辅导员。其实,辅导员是那个常常和学生思想见面的人。上学期,学校举行了“我与祖国共奋进,微团课里话成长”微团课比赛,代表我们学院参赛的是一位大一的同学叫彭博韬。在和他一起准备微课内容时,我认为一味的“灌输教导”,学生往往不容易接受。但是意识形态的内容讲的很少甚至一点都不讲,更是违背了活动的初衷。最终我们将微课主题定为“我们这一代”,就讲95后这一代。并用生动的案例告诉大家应该如何理性看待问题,探寻事件背后的真相。最终彭博韬在比赛中荣获第一名的好成绩,他在第一时间给我发来短信,他说:“任老师,谢谢你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参加了一次比赛,更明白了:为什么调侃英雄是不对的?为什么去边远地区就业实现自我价值?如果没有你的帮助我不可能懂得这些。”在那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在学生遇到每一个具体的价值困惑时,由我们辅导员为他们拨开云雾,成为学生思想问题的解惑者,是何等欣慰。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用梦想照亮梦想的事业。我至今还记得我大学时代的一次普通的团日活动,我们邀请到当时已经离休的原重庆邮电学院首任党委书记兼院长,郭长波老红军出席我们的团日活动。活动形式很简单,同学们在教室里听郭老讲过去重邮的故事。一次普通的团日活动,重邮人自强不息、务实进取的精神品质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从此,我坚信每一次走心的团日活动必定会走进学生心中,工作以后,作为辅导员我坚持参加每一次团组织活动,抓住每一次机会与同学们交流讨论,开展“我为什么读大学”主题班会、“读家训,传家风”演讲比赛、青年榜样分享交流会等等。并打造“两微一空间”,实现工作“全时在线”,充分发挥网络阵地对思政教育的重要作用,使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传递给学生,努力做学生人生发展的导航者。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用青春点燃青春的事业。“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这是总书记在讲话中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这也为进一步全面提高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指明了方向。学校为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我们提供了各类培训机会。工作之余我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储备,获得“全国三级心理咨询师”“全球职业规划师”和“国际创业教练中级认证”。学生学习有困难,辅导员就在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上给予帮助;学生学业发展有个性化需求,辅导员就帮助学生开展学业规划,做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者。我记得我班上有位女生在考研和就业问题上摇摆不定,后来这个问题影响到她正常生活,我知道后主动找她谈心,运用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帮她认清自身优势,重拾专业自信,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学生的成长就是对辅导员工作最大的肯定,这也是辅导员坚守的意义。
辅导员工作是一项用心灵陪伴心灵的事业。学生对于辅导员来说也许是几百分之一,可对于他的家庭就是百分之百。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是来自于我的辅导员。这就是重邮的辅导员,有爱心、有温度,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做学生生活心理的关怀者。我曾问一位毕业生:“你觉得辅导员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他想了想说:“虽然我不能很准确的概括,但是我记得大一时,我上网成瘾,老师带着同学们找遍了学校附近所有网吧,帮我戒掉网瘾,最终才能顺利毕业;记得半夜生病挂急诊,老师的全程陪伴;记得我失恋了,老师在老操场陪我走了十几圈一直劝慰我,什么时候想起都很感动……”同学简单质朴的表达正是对做好思政教育工作最好的诠释,我们平日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看似无形,却浸润学生,成为看不见却使他们变得更好的那股力量!
13年来的辅导员生涯使我深切地感到:辅导员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虽岗位平凡,但责任和意义却是重大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辅导员作为学校全员育人队伍的一部分,要与学校其他工作者一起,形成合力,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解惑者、指导者、导航者和关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