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崔振岭荣获世界粮食奖
我校资环学院崔振岭教授获得2017年度世界粮食奖中的诺曼·博洛格实地研究与应用奖,他通过创新方式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使华北平原的粮食产量增加并遏制土壤退化及水质污染。同时开发了新的氮肥管理系统,显著减少氮肥利用并增加产量。
本报讯 日前,2017年度世界粮食奖揭晓,将本年度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的诺曼·博洛格实地研究与应用奖(Norman1Borlaug1Field1Award)授予我校资环学院崔振岭教授。
世界粮食奖是国际上农业领域的最高荣誉,由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科学家诺曼·博洛格在1986年设立,目前已授予世界上46位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此前,我国原农业部部长何康(1993年)和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袁隆平(2004年)曾获得这一奖项。
2012年,世界粮食奖为了表彰40岁以下的青年研究学者在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设立了诺曼·博洛格实地研究与应用奖。目前,该奖项已授予世界上6位青年研究学者。
崔振岭在研究及农业推广项目中,通过创造性的田间化肥管理实现了土壤改良、粮食增产。他在与农民的密切合作中形成的创新方式提高了氮肥利用效率,使华北平原的小麦和玉米产量得以提高,同时遏制了土壤退化及水质污染。这一创举影响了以千万计的农民。同时,针对农民不合理施肥问题,崔振岭博士及其团队开发了一套崭新的氮肥管理系统。该系统显著减少了氮肥利用(小麦多达60%,玉米则为40%),同时使产量增加了5%。在小麦与玉米生长季节,该系统使得氮气排放分别降低了73%与43%,由此明显减缓了土壤退化与水质污染。(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