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大学 - 《北京大学校报》

“关注基础,侧重应用”重视科研成果转化

2007-07-06     浏览(708)     (0)

北京大学人口所是人口学核心期刊主办单位,组织专家为贫困家庭实施免费手术,研究注重实证、发展理论和为政府服务,具有国内外多学科、联合攻关特点,不断开拓创新。研究所围绕国家人口与发展领域的紧迫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加强人口学科建设,重视人才培训和成果转化。此外,还承担国家发改委、国务院人口发展战略规划等多项国家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制订。人口所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人口所主办的人口学核心期刊荨人口所组织专家为贫困家庭实施免费手术



  人口所学科研究的特点是: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研究注重实证、发展理论和为政府服务;研究为培养人才服务;交叉学科研究,具有国内外多学科、联合攻关的特点;搭建了高水平国际研究平台,在国际前沿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研究。
  人口所围绕国家人口与发展领域的紧迫需求、根据学科自身特点,以研究生教学、人才培养和项目运作相结合的方式推进科学研究,以人口学科理论和方法建设为基础,以人口健康、老龄与残疾、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为研究重点,以政策应用为目标开展系统人口学科建设,不断开拓创新,注重科研成果转化。
  人口所在出生缺陷人群监测和流行病学、重大出生缺陷环境危险因素及发生机理、出生缺陷预防模式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首次在我国实践了出生缺陷从怀孕至3岁的连续观察,获得了项目地区整体人群出生缺陷的实际发生水平、出生缺陷分系统和分病种的发生水平顺位等一系列珍贵的流行病学资料和数据;提出了我国以人群为基础的出生缺陷干预国家战略框架,提炼出适用于我国出生缺陷预防的一整套理论、方法和实施原则,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依据;在国内外率先实施了复合维生素干预神经管畸形引入性试验,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出生缺陷干预技术引入推广的指导性框架,为出生缺陷干预新技术应用推广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和经验;在国内率先提出出生缺陷预防需要加强孕前-围孕保健工作,提出了初步的基本框架,并已开展了孕前-围孕期出生缺陷预防的调查和试点研究,形成了以出生缺陷一级预防为主的出生缺陷干预网络和工作体系。
  人口所在国内最早开展全国规模老龄健康跟踪调查研究,在山西等地建立了出生缺陷干预跟踪研究现场和出生缺陷数据库,2007年成为亚太经合组织(APEC)队列研究重要组成部分。
  人口所还承担国家发改委特别委托的中国农村乡镇卫生资源整合研究及中国11个大城市规划和人口迁移研究;应用国际领先的人口预测技术,承担国际应用系统研究院(IIASA)与中国合作的第一个启动项目“中国人力资本预测”,在国内首先应用并调整PDE模型进行中国人口和中国人力资本预测,自主开发人口与空间分析小概率扩增模型,人口健康风险识别模型,建立数据库和开发应用软件包。郑晓瑛教授和宋新明博士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支持,这是继人口所获得国家“973”项目后又一个由文科多学科单位组织的唯一的国家重大课题。同时,人口所成为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多部门“新农村新家庭建设项目”全国人口学科的牵头组织单位,成为联合国2002年马德里国际老龄会议5周年中国国家报告牵头组织单位。
  2001年,郑晓瑛教授被国家计生委任命为“中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首席科学家,提交《国家出生缺陷干预工程总体计划》。研究成果的主要内容被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采用并在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召开的“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三大工程国际会议”上对外公布,研究成员被聘为中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首席科学家及专家组组长,全面主持该工程的设计、质控、分析和总结等,在国家战略框架和实施方案基础上指导了省级干预方案的起草和行动。
  人口所为国家和省部级相关职能部门递交了极具影响的政策咨询报告,参与了国家有关战略规划和政策的制订。人口所直接参与咨询、起草和修改了中共中央8号文件,国务院《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老龄工作的决定》,《1982年维也纳国际老龄问题宣言》发言等。2006年参加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决定的起草、修改工作,参与了国家相关部门的政策制订和十一五规划的起草和修改工作,提交了政府咨询报告,参加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总报告和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的撰写。
  作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技术支持单位,人口所深入开展调查数据研究,完成了国家数据公报和31个省数据公报的起草和修改工作,国家数据公报得到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回良玉等的高度重视和肯定,31个省公报顺利通过各省政府常务工作会议后发布,引起国内外反响。目前,正参与国家残疾人事业发展总报告和国家加强残疾人事业的政策文件撰写。
  2001至2006年,人口所共发表论文258篇,其中国家一级刊物178篇,国际权威期刊20篇,为国家和省部级相关职能部门递交了36份政策咨询报告,其中得到国务院主管领导批示的有6份。有8名教员兼任政府职能部门的专家委员会专家和学术顾问。
  2001至2006年,人口所共立科研项目107项,比过去5年增加48项,其中国家级项目增加了33.3%,省部级项目增加了407.1%,国际合作项目增加28.6%。2001至2006年,人口所科研经费是过去5年的4.1倍。人口所人均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科研成果和科研获奖情况在北京大学人文社科领域位居前列。
  2001至2006年,人口所有43人次获奖,是过去5年的3.9倍,大部分教员获得过多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奖励。在人口学界,北大人口所获得首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首个全国优秀博士后奖,首个长江特聘教授,首个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并获得第二次连续支持,首个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先进个人等。人口所脚踏实地的工作发挥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扩大了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