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二工大报》

无奋斗 不青春

作者: 崔晓倩    
2017-07-14    

  我是一名年轻党员,2017年是我人生中的转折年。这一年我走出了象牙塔,进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包起帆创新之路展示馆,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我的主要工作职责是充分研究并挖掘我校劳模精神的育人功能,向广大在校师生及社会各界来访者宣传包起帆老师的先进事迹和感人精神。包起帆老师是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走出的一名杰出校友,从一名码头装卸工做起,坚持三十年创新之路如一日,最终成长为国企当家人、优秀发明家。包起帆老师的成功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涌现出来的,而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今天,包起帆老师锲而不舍的创新精神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激励意义,他用自己三十年的创新之路向我们青年一代证明了:一个人可以没有资历、没有背景、可以从事着非常平凡的工作,但只要爱岗敬业、踏踏实实做事,就一定能够在成长的道路上取得成功。

  就在刚过去的五四青年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期间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也属于青年。习总书记的话告诉我们,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我们必须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虽然不是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如包起帆老师一般的模范人物,但他不畏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却值得新时期每一位青年人学习。

  初进社会的我在工作中难免遇到困难,刚参加工作之初,由于对展馆内容了解不深,面对一些突发问题缺乏经验,在为来访者讲解的过程中难免表达不够流畅和规范,面对来访者的一些提问难以作答,我深知要将工作做到极致,必须对整个展馆的内容有非常深入和系统的了解,而这将是一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在困难面前我没有选择放弃,每天上班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进展馆内将所有展品熟悉一遍,耗时两个月与同事一道完成了对展馆内所有展品的电子资料汇编,共计两万余字,真正做到了对展馆内的每一件展品介绍都能够信手拈来。同时,阅读大量相关书籍和资料,对包起帆老师的每一个事迹和奖项都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参加包起帆老师的个人报告会,了解故事背后真正的心路历程。在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的工作得到了相关领导的一致肯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必将再接再厉,不断发扬包起帆老师爱岗敬业、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争做劳模精神的“代言人”。

  套用时下很流行的一句话,“无奋斗,不青春”,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我们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看客、过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在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实现自己个人的价值。要勇于承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树立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在激情奋斗中绽放青春光芒,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