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北京外国语大学 -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报》

不爱红装爱武装

作者:刘冰洁  国际商学院    
2009-09-15     浏览(202)     (0)

文章描述了作者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虽然不是女兵,但参加了国庆60周年活动并感到自豪。作者在军训中感受到了成长和爱国主义的实践。文章总结说,90后的青年不爱红妆爱武装,他们让世人惊叹于青年人的志向。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 ———题记
彼时,我仍是一个少年,坐在电视机前,为国庆50周年轰鸣的礼炮声而欢呼雀跃,为行进方阵中飒爽英姿的女兵而鼓掌喝彩,并暗暗羡慕着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潇洒的女兵。
  此时,我已是一个青年,每日在操场上来回演练,只为了为祖国60周年华诞增光添彩。尽管不是以一名女兵的身份,但行走在朝气蓬勃的大学生方阵里,心里是一样自豪骄傲。
  或许在外人眼中,能参加国庆60周年的活动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情。
  的确,对于我们,这或许是一生绝无仅有的机会。但牺牲自己的暑假,牺牲与家人团聚的时光,放弃在家中的舒适日子,在操场上经受风吹日晒,看着一个个原本白净的脸庞变得黝黑,我们的心也曾经迷茫过。但是当我们投入到这大学生涯中第二次的军训时,我欣喜地看到,在训练场上,不仅我们的动作日臻规范,我们的心智也日臻成熟。
  也曾带着一肚子的怨气赶回学校,也曾埋怨8月的天气仍太过炎热,也曾感慨自己“生不逢时”。第一天的训练,可以清楚地体会到大家带着怨气站军姿,练齐步走。随后的几天,尽管教官仍旧严厉,但是时而爆出的经典语句和搞笑词语还是带动了训练的气氛。看着观礼台上“祖国荣誉高于一切”的标语,我们从原来的“吊儿郎当”开始自觉对正看齐,每当排面不齐时总有热心的人找出错误的症结所在。每个人都努力地行进,当听到教官用各种词语来赞扬我们的成绩时,每个人的脸上都有发自内心的笑容,那掌声是来自心里的。对教官的态度,也从原来的一丝“怨恨”,到开始给他们取出各种有趣的外号,一个个搞笑词语为稍显枯燥的训练平添了一些甜美回忆。尽管每天都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宿舍,尽管每天都有人在擦防晒霜的时候抱怨自己又晒黑了,尽管站军姿时仍清楚地感觉到汗水滑过脊背,多少个尽管,多少滴汗水,多少次行进,多少个步伐,多少原本白皙的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这些印记终将逝去,终将还原。纵然再辛苦的训练,也有到头的时候,纵然在天安门广场再完美的行进,也有结束的时候。但是,谁在乎呢?我们只在乎过程,享受过程。我们践行着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对于90后的我们,为国捐躯的事迹总是显得过于遥不可及,但是,有了这样一次体会,让我们在同龄人中可以骄傲地说:“你看,我多爱国!”
  世人皆言女子爱红妆,尽管我们没有穿上真正的军装,我们亦可以骄傲地向世人宣称“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他日,天安门广场上,定有一群青年会让世人“当惊青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