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大学 - 《山东大学报》

好客山东,青春活力之旅

——记国际大学生旅游节采风走进临朐嵩山生态旅游区

作者:新闻传播学院 张丛婧    
2017-09-13     浏览(85)     (0)


照片提供/大众日报 王世翔


  一年一度秋风爽,又是丹桂飘香时。金秋是乡村风景最美的季节,大自然在这时呈现出最五彩斑斓的色彩,浓烈地铺陈在齐鲁大地,织就了一幅幅五彩画卷。

  在这个最美丽的时节,9月5日—6日,好客山东国际大学生旅游节探访团一行21人深入临朐嵩山旅游区进行实地采风。我有幸作为山东大学的学生代表和其他高校学生及媒体记者朋友们一起感受乡村旅游之美,体验房车露营地和帐篷酒店,品尝“十六八”地方特色美食,经历了一场醉氧之旅……

  第一站:齐鲁嵩山

  9月5日上午,探访团一行人从济南经历了四个小时车程到达潍坊后,参加了由潍坊市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山东省第四届乡村旅游节新闻发布会,随后便来到了临朐县西南部的嵩山生态旅游区。虽然天公不作美,阴雨连绵的天气让山间雾气迷蒙,但依然遮不住嵩山3万亩林场的清新绿意,植被覆盖率达98.2%的嵩山不愧是省级森林公园,我贪婪地大口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感受“天然氧吧”带来的舒适惬意。

  嵩山俗称七宝山,山势呈南北走向,山体陡峭,气势雄伟。山峰绵延二十余座,嵯峨奇峰九座之名,峻拔崔嵬,险绝奇瑰,连峰横倒,雄踞鲁中。一开始大家坐在大巴车里向山上进发,但不时的急转弯和陡峭的山路让山间行车变得比过山车还刺激!随后一行人开始爬山,拨开茂密的植被,小心翼翼地踩着石头小路前行着。主峰大崮为最高点,海拔765米,极顶碧霄凝萃,四壁险绝,景色瑰丽。当我们爬到一半时,俯瞰山下,有万丈深渊之感,耳边是百鸟欢歌,原生态的韵味伴随着一个个传说,一段段历史托起了嵩山的撼世传奇。
  攀登完险峰峻岭后已是下午六点,天色渐晚,细雨蒙蒙,大家累得气喘吁吁,虽是大汗淋漓但都直呼过瘾!随后热情的村民招待我们品尝了嵩山特色美食“十六八”,是由十六个盘和八个大碗组成的嵩山民间规格最高的宴席。“自家的猪,自家的菜,自家的大锅烧木柴,自家的馒头白又香”让我感受到了朴实又热情的民风。
  饱餐一顿后,我们便来到了山东省首家帐篷露营地———齐鲁嵩山龙潭湖露营公园,入住了帐篷酒店。第一次看到帐篷酒店的我一下子被这种“山间小屋”所吸引!屋外是帐篷的样子,屋内基础设施一应俱全,小木床,小木桌,小木凳,都与山林呼应,我仿佛来到了童话故事中的森林小屋。公园依山傍水,旁边的龙潭湖水质清冽甘甜,水面碧波荡漾,烟波浩淼,云蒸霞蔚,与嵩山浑然一体,高峡平湖,构成一幅美妙的湖光山色图。此时山上清凉舒适的体表温度让人好不惬意,在林间小屋住下后,听着屋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和清脆的虫鸣,真有“高峡出平湖,碧水绕青山”之感!

  第二站:淹子岭房车露营公园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来到了有“齐鲁最美田园”称号的淹子岭,这里海拔876米,是山东省海拔最高的村庄,地处四县交界处。站在这里,一脚踏四县,鸡鸣闻三市,驰目千山小,回首白云低,真让人心旷神怡。

  淹子岭山高气清,视野开阔,为齐鲁最佳观星之地。据说山风吹过,夜更加静谧,似乎能听到群星眨眼的声音;蓝黑色的夜空中,银河蜿蜒灿烂,众多星座几乎伸手可及。躺在睡袋里,透过帐篷顶,就能看见那夜空里闪烁的星光。因为没有在淹子岭过夜,所以这里的星空吸引着我下次还会再来!

第三站:北黄谷村

  嵩山是远近闻名的“蜜桃之乡”“佛手瓜之乡”,种植有大量的有机蔬菜,形成了“春赏花,秋采果”的乡村田园风光。我们走进了传统村落北黄谷。一走进村子,映入眼帘的便是分布错落有致的青石房屋院落。村内石屋、石墙、石路、石井、石碾、石桥遍布其中,勾勒出石头古村的原始风韵,真所谓:“峡谷密林石板房,古槐古柿古杏香,石磨石碾石头墙,石桌石凳石头炕。”

  北黄谷村是一个有着1300年历史的唐代古村落,两棵唐槐、四百棵古杏树,生意盎然,见证岁月沧桑。质朴的石舍,淳朴的山民,独特的生态景观和浓厚的人文古迹让人们仿佛回到从前。
  为期一天半的嵩山之行随着热情的村民为我们准备的一顿丰盛美味接地气的农家乐而接近了尾声。回想起这一天半的经历,感受民风古朴,体验乡村田园,在奇山秀水间,放飞了心情,在山村野趣中,灵魂得到了皈依。
  临别之际,内心感慨万千,遗憾此次时间紧迫,没能完全领略嵩山的美好。在山下和大家道别,依依不舍之情伴着游玩的欢乐之情,那个下次再来嵩山的约定一定会尽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