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师范学院 - 盐城师范学院报
愿你归来仍是少年
作者:本报编辑部
前段时间,一句“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触动了广大网友内心最柔软的部分,火遍全网。在你们——2017届毕业生离校之际,我们——仍将留在母校的教师,要把这句话送给你们。
半生之后仍是少年,是多么美好的愿望。时间流逝,生命向前,却希望年岁不改,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个愿望多少还有些苦涩的意味。明了这种苦涩之后,我们更要跟上其中的昂扬、奋发的境界,那是不忘初心的坚守。
说到“不忘初心”、说到“坚守”,你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永不停歇。的确,少年的意气风发,源自对梦想的渴求,对理想的追求;如果没有了梦想、理想,没有了希望,眼睛便空洞无神了,心便死去了,而“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一千多年前,曹操吟唱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已告诉人们“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然而,与其把“初心”说成理想、抱负、目标,还不如把它理解为少年的美好状态,坚守初心就是要保有那种状态。
不要忘记,初心是满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没有好奇心,便没有了发现新事物的乐趣;没有求知欲,便没有了接受新知识的动力。
不要忘记,初心是敢于冒险的闯劲和敢于抗争的勇气。“初生牛犊不怕虎”,没有闯劲,不敢冒险,容易画地为牢,得过且过;没有勇气,不敢抗争,容易蝇营狗苟,同流合污。
不要忘记,初心是敏感细腻的同理心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前者,让你对他人的疾苦感同身受,进而有帮助他人的可能性;后者,让你有创造新事物的可能性,甚至可能改变世界。
站在大学毕业的时间点上,你可以扪心自问:我还是少年吗?我希望若干年后归来时自己仍是少年吗?人生本就是一场修炼,而要坚守初心,更需要毫不松懈的自我修炼。
离开校园,没有了指定教材,没有了固定教室,没有了任课老师,你要更主动地读书、学习,更热爱读书、学习,让自己由内而外地散发出光华。没有了思政课,你仍旧要“日三省吾身”,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没有了体育课,你仍旧要坚持运动,记住“每天锻炼1小时,健康工作 50 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没有了寒暑假,要记得适时给自己放假去远方旅行或驻足欣赏身边的美景……其实,少年,或青春,无关年龄。青春不散场,愿你归来仍是少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