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工业大学报》

依托国家级平台 建设高水平化工学科化工学院

2017-09-01     浏览(61)     (0)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和《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精神,围绕"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聚力内涵式发展提升”,化工学院依托国家级平台,努力建设高水平化工学科,总结了学科发展现状,设立了近期目标,提出了相关举措。
  一、现状分析化工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在时钧院士、徐南平院士带领下,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进入了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行列、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是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重要支撑学科。
  坚持与化学、材料、生物等学科交叉,倡导并发展了材料化学工程学科,通过原创性基础研究、颠覆性技术研究、重大工程应用技术研究,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优势研究领域,在膜与膜过程、界面与分子模拟等方向具有了国际影响力。我校化学、材料、工程学科ESI排名进入前1%,化工学院具有较高的贡献度。
  化工学院拥有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团队,目前拥有教师120人,其中,院士1人、长江学者2人、杰青5人、973首席4人,万人计划2人、青年千人计划3人;教师中博士学位比例达90%,具有海外背景的比例达 60%,4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60%;拥有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
  通过了国际实质等效的化工专业认证,形成了有特色的化工人才培养体系。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3项,江苏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
  学院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以及企业重大项目,近五年累计科研经费到款超过3亿元,人均到款经费位居全国同类学科前列;发表高影响因子SCI论文近1000篇,培育了膜材料、新型催化过程等领域的2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
  在2012年的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位列全国第五,相对排位在前10%。基本具备了跻身“世界一流学科”的基础。
  二、近期目标我校进入了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化工学院的建设也要开启了新的篇章。仔细分析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大学的要求和指标,我们提出一些近期目标如下:
  第一、培养和引进一流领军人才,大力建设国家级平台,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努力建设国家一流学科,为高水平大学建设作贡献,在全国学科排名中保持前五,在国际化工学科进入前100名,为化学、材料、工程等ESI高排名做贡献;第二、瞄准学科前沿,围绕国家和江苏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原创性基础研究和颠覆式技术开发,加强原创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在国际主流期刊发表论文超过10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