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人民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报

纪宝成校长视察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工作

2009-10-19     浏览(275)     (0)

纪宝成校长前往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视察工作,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并与教师代表、研究院领导班子座谈。在工地和图书馆视察时,提出具体要求并肯定了国际学院的教学情况,强调要以探索、拓荒的精神继续做好各项工作。同时强调了苏州研究院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思路。校方感谢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对国际学院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向其赠送了锦旗和鼎。


  本报讯 10月13日至14日,纪宝成校长前往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视察工作,深入课堂了解教学情况,并与教师代表、研究院领导班子座谈。
  10月13日,纪宝成校长先后到国际学院高级学员楼工地和图书馆视察。在高级学员楼工地,纪宝成校长详细查看了建筑房间的房型及布局,并按照施工效果图就优化建筑功能、完善服务设施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在图书馆,纪宝成校长视察了馆藏及服务工作,强调要在现有的良好基础上,继续做好经典、元典的采编工作,进一步丰富馆藏,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服务。纪宝成校长还与正在图书馆自习的学生亲切交谈,当了解到他们是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班的学生之后,他提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本民族博大精神的语言文化,又要熟练运用一门或多门外语,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作出贡献,希望同学们利用研究院有利条件潜心治学,多出优秀成果。
  在当天召开的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纪宝成校长听取了各专业教师代表的发言,对国际学院目前的教学情况给予了高度评价,强调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对中国人民大学的长远发展有着深远影响,各位教职员工要以探索、拓荒的精神继续做好各项工作。
  10月14日,纪宝成校长来到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班课堂,与同学们一起听陈满华教授讲授《现代汉语》一课。课间,纪宝成校长为同学们深入分析了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背景,指出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在中国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也需要中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适应形势和时代的需要,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要有光荣感、责任感、自豪感,要把基本的语言工具掌握好,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一定的技艺,做一名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使者。
  当天,纪宝成校长主持召开研究院领导班子会议,听取了国际学院近期工作汇报。他指出,当前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的工作要坚持“一个中心、四个为主”的指导思想。“一个中心”是指以办学为中心,所有工作都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四个为主”是指要以稳定为主、以完善为主、以提升为主,以内部建设为主,内部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规章制度建设、校风学风建设,要实现苏州研究院完善良好的运行秩序和机制。
  在苏州期间,纪宝成校长先后会见了苏州市委常委、工业园区工委书记马明龙,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分别就校地合作事宜和两校交流合作事宜交换了意见。纪宝成校长还出席了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建设及开学工作总结答谢会,代表学校感谢苏州独墅湖高等教育区对国际学院工作的大力支持,并向独墅湖高教区赠送了“精诚合作,共创一流”锦旗和“欣欣向荣”鼎。
  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副院长吴晓求,校长助理、学校办公室主任兼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副院长刘向兵,人事处处长郭洪林及学校办公室有关负责人陪同视察。 (国际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