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十未立,二十而蹲
设计学院工业设计1301 陈思含
大一身兼数职忙于事,大二转专业投身设计,大三志在考研,大四如愿考上江南大学设计学院。
细想来,我的如愿其实受益于学校带给我许多机遇,大二代表学校去参加海峡两岸的暑期工作坊与各个大学的学生设计比赛,甚至是全国的赛事,或是去与台湾的大学交流访学,也从此明白就是我们学生的能力就是为我们的学校做表率的,工院在别人眼里好不好关键还是看学生的能力,而在比赛之中,也渐渐明白,我们个人在设计上的努力是可以弥补学校的差距,工院也不见得比各大美院或是知名高校的弱,大三学生的设计也不一定比研究生差。
回望这几年,以兴趣为发力点,慢慢挣脱自己的蒙昧去看世界,从喜爱设计到各类学问旁支进而爱生活。不会困扰于没有时间看韩剧和打LOL,生活本身的剧本支线比它们精彩得多。也不会困扰于苦苦坚持,喜欢然后用心去做本身就是顺其自然,甚至忘却时间。当然,一开始的蜕皮一定是并不太愉快的,陈虻说:“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一定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过程。改变不了过程就改变不了结果。”基本功的修行总是寂寞需要耐性的。但路不去走,也就无所谓远方。
特别感激的是,在大学四年期间,获得了设计学院许多老师的鼓励和帮助。院里的老师和院长领导也都用心地在推动设计学院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多的对外交流的活动、比赛、工作坊的机会,我大二去过台湾交流看过台湾的设计展,很震撼;参加工作坊比赛,知道我们不比别人差;大三做校企合作的有商业性质的项目;大四毕业设计有在外校展出于交流的机会,这对于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的养成大有裨益,非常珍贵。也看到有更多的设备的引进,相信未来学院与学校的发展一定会更好,真的非常感谢学校的努力,我和我的同学们才能迎着机遇成长起来。
年轻有大把的时间和未知,现在也不像从前有学而优则仕有五四有时代给予的成年礼,日子平淡许多,也没有太大的压力,有许多许多种方式生存。我们将立未立,不知未来式拔地而起或是砰然坠地,那保持“蹲着”的姿势,蓄力成长,好好责问自己的理想。
会永远记得老师的教诲和工院里的四年成长,在往后的读研、工作、生活之中,不妄言,成为更为更好的人。也祝愿母校工院桃李芬芳!
二、感恩母校
唐旭东
光阴荏苒,四年前我坚定的脚步踏上了工院奋进的土地。岁月如梭,四年后我即将离开奋斗的土地走向工作岗位。
回首这大学四年,如细沙般从光阴的指缝飞逝,越想抓紧却流得更快。对于母校的情感,不在于她有多么美丽的景色、多么宽阔的校园、多么雄伟的建筑,而在于她教会了我们怎样去成长,在于陪伴你的那些人、经历的那些事、感受的那份情。山感地恩,方成其高峻;海感溪恩,方成其博大;天感鸟恩,方成其壮阔。因为热爱,所以珍惜;因为珍惜,所以懂得感恩。
我感恩我的母校,是她教会了我最需要的专业知识、最实用的学习技巧,让我从一个学生在未来一步步地走向建设祖国的工程师。还记得排得满满的课程表,整天奔波在教室之间的我们;还记得泡在图书馆,借了一堆参考书只为弄懂一道例题的我们;还记得期末备考时,在通宵自习室大家挑灯夜战的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让我渐渐明白“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也让我明白学无止境,无论在哪里都要坚持终身学习。
我感恩我的母校,是她教会了我如何去带好一个团队,让我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我很庆幸在大一的时候就加入了学生会,让我学会了如何策划活动,如何准备活动,如何执行活动,到最后如何总结一场活动。到了大三,我通过竞选担任了学生会两委办公室主任,那时的我从之前的执行者转变成了一位决策者,身份的转变也让我明白了自己沉甸甸的责任和应有的担当。我带着大家一起把学院的物资存放室整理的井井有条,带着大家一起加班整理学院急需的文件,带着大家一起组织一场场活动和团委重大会议。经历了那一年,让我看到了一个齐心协力团队的战斗力,也让我自身和团队成员都获得了成长。
其实人生就是由一段又一段的旅途所组成的,每一个终点也是另一个起点,我们结束了学生生涯步入了工作,这是一个全新的起点,迎接我们的是巨大的挑战,我们会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立足本职、埋头苦干,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这样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希望我们今天以工院为荣,明天工院以我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