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陇西县高塄初级中学 - 《心语桥》

稳步推进高效课堂建设

作者:司新明    
1970-01-01     浏览(17)     (0)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根据今年县委县政府教体局提出的“一年提升,三年创优,五年树强,打造全省教育强县”的战略目标,学校积极、稳步地开展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高产课堂建设。

   一、指导思想

   以实现科学发展、学校内涵发展为宗旨,以“转变陈旧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质量提升、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高效课堂建设为抓手,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为根本,在切实落实教学常规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教学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更新教学理念,规范教学行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减少课堂无效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努力构建科学高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评价机制,全面提升我校课堂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1.转变陈旧教学观念。一是教师要通过多种信息渠道,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与先进教学方法 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优化教学策略,改善教学行为,还课堂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能力培养上下功夫。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觉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牢固树立“学会学习,终生受益”的思想。

    2.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抓住“每一个学生、每一堂课、每一分钟都学有所得”的“三个一”原则。重视每节课,关注每一位学生,不浪费课堂一分钟 。通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实现教师教学策略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性改变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高效课堂建设为抓手,营造教研氛围,激活教育情怀,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广大教师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学科专业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实现教师综合素质和精力能力的不断提升。

    三、本质探究

    高效课堂的的本质是实现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对每一位学生有效。根据学生年龄段不同,施用的方法不同,低年级以兴趣引导为主,多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兴趣。同时注重低年级教学的基础性,字、词、句的形成与积累,数与数理规律的掌握,良好学习习惯(包括自学习惯与学习习惯)、正确写字姿势等行为习惯的培养。

    初中高年级学生已具各了一定的自觉能力、讲述能力、研讨能力,因此,课堂教学最有效的基本特征是:有指导(包括面对全体学生的宏观指导与面对个别学生的微观指导)、有讨论(包括重点、疑难问题的小组讨论或个别问题的同桌讨论)、有训练(包括消化课本中针对性训练题的过程性训练或集中训练),达到每个学生每个学习环节都学有所得,不浪费一分钟。

   四、提升措施

   1.坚持学生发展。以“高效课堂建设”为抓手,遵循学生的学段特点、认知能力及学科特点、学科认知方法,采取“外引内扶”的方法,学习引进外地的先进教学理论和方法,扶植推广本土有效的教学经验。坚持“三个一”原则,不应付,不作假,实事求是,一心一意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

    2.充分研读教材。要求教师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材内容与知识结构,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与学习方法,实现知识能力向实践能力的转化。

    3.优化教学设计。要求教师规范各课、有效各课。教师在掌握课标、吃透教材、把握学情的基础上(特别要各学困生),高质量落实各标与各教材,各学生与各教法,各作业与各训练的常规要求(集体各课要求内教师要有个性化的批注)。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性开展有效各课,逐步让每一节课都能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线索清晰、方法得当、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形成有个性、有创意的教学设计。

    4.优化作业设计。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分层布置作业,课本中的针对性训练题力争课堂内通过讲练结合形式解决。加强课堂的训练容量,做到教学任务的“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要求学生养成作业后反思与巩固的良好习惯,注重作业的针对性与典型性,以“熟能生巧,一变应万变”的学习方式,提高分析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重复、机械、无效的作业,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5.提高辅导效率。课后辅导要突出一个“勤”字,坚持“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把培优补困落实到位。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坚持教辅结合的方法,不断强化教学辅导。在注重学生知识辅导的同时,关注学困生内心世界,消除心理障碍,矫正不良习惯,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