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江苏海洋大学 - 《江苏海洋大学报》


朴与华

作者:张晨    
2017-03-15     浏览(63)     (0)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梧桐的喜爱,认为华美的笔触是欣赏世界的目光,从最简单的景物中领略出不凡的感悟,朴实的东西也可让无味的世界更精彩。作者认为生命应像华美的袍子,努力在有限生涯中书写绚烂篇章。

沥青路两侧的法国梧桐在秋风中弄舞,渐近凋零。每至路头,总会想起,郭敬明笔下的那年盛夏:"梧桐是流动的绿色,阳光在午后变得透明,蜿蜒向所有它可以到达的地方。"誓愿遮挡苍穹的树荫却可在他的笔触下走进片片绿叶中的丝丝纹理。曾经的我,总会疑问到底什么样的树木值得他用许许多多溢满光彩的笔墨描摹。"凤栖梧桐。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想来那梧桐必是独领风骚,也令我爱桐深种。

知晓梧桐真身时已是数年后,原来无数遍在脑中勾勒的梧桐,却是那棵棵在我风霜雪雨求学路上默默无闻的大树,朴实无华。有一丝惊讶,可转念又想平凡的东西又未尝不可用精美的词藻去讴歌呢?

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的花间词派,他们的词总会华美至艳压群芳,描摹女子外貌时作下:"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刻画江南水乡民众时用"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等词句。错彩镂金,惊艳绝伦,构筑了一个富有视觉之美的境界,可他们历来遭受批评,被称作是"靡靡之音"。众多的文豪大家都认为:真正的好文是由简朴的文字组建,但有着深远的内核,华而不实的语言无法升至灵魂情感的高度。

然而,华丽的笔触也是我们欣赏世界的目光,从最简单的景物中领略出不凡的感悟,使整个无味的现实拥有理想国度的魅力。

升至情感,古往今来,人们都觉得最诚挚的爱不是烛光晚餐,风花雪月下的浪漫,而是一杯温水,无言陪伴的长情。但我认为那时双目中摇着的烛火,倾心的布置,满脸期待的神态又未尝不令人动容,或许华丽是不真切的,但我相信这刻她心里装的全是你。

朴实的东西不一定非要真实质朴的展现,华丽的演绎可让原本无味的世界更精彩,又何乐而不为呢?张爱玲有句名言:"生命是一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可我以为大多数的我们都是在机械地重复生活,底色又何来华美一说呢?

我们的生命就像是一只虱子,但是我们要努力着令自己穿上那一席华美的袍子,要在有限的生涯中,去书写下自己最绚烂的篇章。从质朴的生活里,活出精致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