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山东交通学院 - 《山东交通学院报》

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交流发言(摘要)

2017-07-07     浏览(84)     (0)


教务处 肖海荣


  教务处重视专业教育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一、强化专业育人功能
  专业育人是“四位一体”德育体系中的关键“一位”,教务处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改革和学校综合改革,进一步挖掘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各环节的德育元素,明确“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核心要求,将其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写入课程大纲(质量标准)。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打造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开设《中国民族音乐作品赏析》《中国绘画与艺术欣赏》《四大古典名著小说赏析》《书法欣赏与创作》《中国建筑史》《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40余门传统文化课程,通过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民族自豪感、涵养学生品性,引导学生求真向善,养成执着探索的科学精神。
  制定课程质量标准,设置社会能力学习目标。在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特点,制定每门课程的课程质量标准,将思想政治教育、国家意识、法制意识、社会责任意识等纳入课程教学考核目标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做到“思想政治上引导、专业知识上教导、心理品质上疏导”。如:“地下工程概预算”课程提出了“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愿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服务”的素质目标;“桥梁工程”课程提出“塑造正确的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的学习目标;“车辆工程专业英语”提出“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责任感”的学习目标。
  二、完善实践育人教育教学体系
  各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大了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并制定了实践教学环节标准。提升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引入“校友邦大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平台”,加强对学生实习环节的管理,通过实习日记、周记的书写,增强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感和责任感,通过教师对周记的批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同时,我们通过校园网、微信积极宣传实习工作,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了实践教学之《三言两语》、《点名表扬》、《风采展播》等四期实践教学工作快讯;开展了实习实践之星、指导教师之星评选,弘扬了实习中的正能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觉悟、思想修养、道德水准和精神境界。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OBE理念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人格,激发学习热情,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参与课堂互动。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程内容的时代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改革考核方式,加强课程过程考核,采用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定学生的整体素质,督促学生自觉形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结合新媒体技术,加强课程信息化建设和慕课建设。对思政教育教学资源建设项目优先立项,建设《中国近代史纲要》慕课课程1门,其他思政课程全部达到信息化建设高级应用要求。支持立项“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同时引进“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新兴时代下的公共政策”“形式与政策”等优秀在线课程,提高学生学习的自由度。
  四、制定有利于学生成人成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我们在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中设置了“师德及教学态度”这个项目并占比20%,将“教书育人”“思想政治渗透”纳入教师教学评价,要求教师通过言谈举止感染学生、以自身严谨治学的态度影响学生,促使专业教师在学生成人成才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