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中国农业大学 - 《中国农大校报》

光荣榜

2017-07-01     浏览(74)     (0)

本文介绍了四位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他们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展现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和先进性。











●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沈建忠
沈建忠,男,汉族,1963年3月出生,1988年7月入党,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兽医学教授。曾获“首都劳动奖章”。
  沈建忠同志一直从事兽医学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在教学上积极推动教育教学实验改革和一流学科建设,坚持立德树人和全程育人;在科研上坚持应用与基础研究并重,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和兽医公共卫生的基础理论与技术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为保障国家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以第一发明人获国家发明专利53项;主持制定47项兽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发布实施;研制出62种残留快速检测ELISA试剂盒和胶体金试纸条产品,在全国31个省(市)广泛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和北京市科技一等奖各1项(第一),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第二),其他省部级奖6项;在Lancet8Infect8Dis、Nat8Microbiol等发表SCI论文185篇(第一或通讯);主编著作和教材5部;培养硕、博士研究生110余人。
●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周志强
  周志强,男,汉族,1962年2月出生,1983年7月入党,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应用化学系教授。
  周志强同志具有坚定政治信仰和党性原则,在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中,表现出了严格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性,特别是将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有机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很好效果。曾获北京市教学成果奖4项、北京市教学名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校杰出教师、“恩师杯”我最喜爱的导师、优秀班主任等称号。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和国际合作项目,发表SCI收录论文170余篇,获多项省部级成果奖。为多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在央视等多家媒体进行科普讲座,受聘担任国家农药残留标准审评委员会委员等重要社会职务。在周志强同志和学院班子的带领下,理学院各方面工作取得了巨大进步。
●北京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林万龙
  林万龙,男,汉族,1973年10月出生,1994年6月入党,中国农业大学教务处处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经济管理学院教授。
  林万龙同志在教学管理工作中锐意进取,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一是推进“服务型”教务处建设,使教务处的工作得到师生认同。积极倡导教务处党支部在“两学一做”中开展走基层学院听取意见活动;二是大力推进学校本科教学改革,成绩斐然;三是开创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作新局面,在学校最需要的时刻,主动承担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的重任,使得目前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各项工作成果显著,学院整体精神风貌积极向上,为学校全面落实思政会议精神打好课程基础;四是教书育人,关注“三农”,不忘教师本色。他在承担繁重的管理工作之外,还以极大毅力投入教学和科研工作,坚持为本科生主讲课程,指导本科毕业论文,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也取得了突出成绩。连续三年获得本科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奖,撰写了有价值的政策研究报告,其中部分研究报告获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为国家制定农业政策提供依据。
●北京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赵竹村
  赵竹村,男,汉族,1972年10月出生,1992年7月入党,中国农业大学党委统战部部长兼党政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赵竹村同志坚定理想信念,认真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十八大以来,进行校内外理论辅导讲座累计六十多场次。结合宣讲撰写了《不忘初心是共产党人“心学”的大境界》等文章,被“求是网”刊载,“陕西党建网”“中华先锋网”“中国网”等转载,产生积极反响。通过读、写、讲,增强了“四个意识”。赵竹村同志潜心党务实际工作和党建研究23年,积极探索做好党务工作的方法途径。先后三次参加学校党代会筹备工作;连续9年着力推进学校统战系统“心桥工程”主题活动;组织完成十多项重要党建课题,得到北京市教工委、市委统战部、中央统战部等表彰与肯定。在实际党务工作中,总结和践行“一线工作法”“项目工作法”“代表工作法”,推动工作创新。2016年4月北京高校统战工作会议上,学校7个项目及两位教师荣获北京市教工委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