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四川旅游学院 - 《四川旅游学院报》

促进民族团结 培育专业人才

作者:陈柯洁    
2017-06-21     浏览(72)     (0)

西藏大学登山班25名学生顺利毕业,该班由西藏大学和四川旅游学院共同培养,培养模式采用1.5+1.5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成效显著,登山班学生在西藏自治区全运会攀岩选拔赛中表现出色。学校将增加学生培养的广度,为促进西藏旅游模式的转变和发展贡献力量。

  6月8日,在西藏大学举行的毕业典礼上,由我校和西藏大学共同培养的2017届登山班25名学生圆满完成学业,顺利毕业。我校校长卢一、运动与休闲学院院长许军应邀出席了毕业典礼。
  西藏大学登山班是受西藏自治区要求,以适应西藏新旅游形式的发展,结合新旅游业态下体育产业的多学科融合的趋势、西藏自治区特有的登山资源和西藏传统旅游向中高级体验式旅游的转型,由西藏大学2015年面向西藏自治区定向招收了登山方向的学生组建。西藏大学与四川旅游学院采用1.5+1.5的人才培养模式,共同培养登山班人才。
  该班25名学生,由24名藏族学生和1名汉族学生组成,均来自西藏农牧民家庭,在四川旅游学院学习登山、攀岩、急救等课程。西藏大学副校长央珍就四川旅游学院关于学生的培养方案,培养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登山班学生在西藏自治区全运会攀岩选拔赛中包揽了业余组全部男女前三名。和五名学生以协作的身份登顶了青海玉珠峰(海拔6178米)与岗什卡峰(海拔5258米),是四川旅游学院科学、专业培育的最好证明。
  四川旅游学院校长卢一表示,做好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是促进民族团结的一件大事。学校制定了科学、专业的培育体系,委派专业老师担任辅导员,并成立了“登山班奖学金”,用于奖励登山班里的优秀学生。在培养他们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开展各类活动,引导他们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认同。学校也将以此为契机,根结合新形势下新旅游业态下登山学生的培养要求,在户外运动项目规划与赛事策划等方面,增加学生培养的广度,为促进西藏旅游模式的转变和发展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