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师范大学 - 《长春师大报》
我看“期末”
历史文化学院2015级 姚焕钰:于我而言,期末复习方法是关键。首先应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毕竟态度决定一切。其次,对于具体复习,我们应当从基础着手,通览教材一遍,对复习学科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再者,背诵也有技巧,抓住重点,理解再记忆,绝对比死记硬背好。总之,期末在即,不要紧张,认真计划是关键,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更不可自暴自弃。
美术学院2015级 彭愉凯:期末将至,却没有想考试的事,而是在想自己该怎么走。一年光阴就这样悄悄溜走,溜走的不仅是我们的时间,更有我们的激情和对生活的憧憬,我想这才是我们真正需要思考的“期末”。
历史文化学院2015级 李雅文:常言“学无止境”,那么“考”也没有止境,总说应试教育扼杀孩子天性,但没有考试,又有什么更好的办法让我们迈进新的阶段?从古至今,中国式读书,大都从为了功名利禄到隐性地为了功名利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留给我们的是继续学习,继续考试,继续为自己努力。
传媒学院2015级 朱青春:期末考试是对整个学期的一次总结,对我来说更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回馈。对于考试这件事我们都习以为常,但是它也意味着我们在成长、在向前进步。我希望,在进入大二之前能获得大一的完美结局;也期望,今后向前的每一步越加的稳稳当当。
政法学院2015级 郭亚莉:期末考试是对一学期知识的测试,是知识的总结,更是刻苦努力的完美诠释。我始终相信“成功总是给有准备的人,付出总会有收获”。现在已经不是“六十分万岁”的时代,末位淘汰是多么的残酷,有些学生只是为了防患于未然,而选择去重修低分学科,希望大家都不曾辜负最初的自己。
外语学院2015级 张博魏:期末考试只是一种形式,是对我们一学年成绩的验收,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所收获的知识远远超过这一纸分数的价值。从一味地一张卷子定成败,到如今的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综合考查模式显得更具合理性。期末考试更多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概括与总结能力,而不是简单的罗列基础知识。基础是能力的根基,但大学的期末考试不只是培养机械化的人才,更应该是培养具有活跃思想的当代大学生。
传媒学院2015级 钱宇:相比于高中考试所需要的扎实基础,大学考试则更多的倾向于独到的新颖观点。由一家之言变成百家争鸣,这种思想的释放感对于我们来说是格外重要的,因为思维碰撞所产生的火花,将是我们日后的立身之本。我看“期末”,看到的不是一张张苍白的考卷,而是一个充满激情与乐趣的思维碰撞平台。
传媒学院2015级 牟优优:满心以为,我的大学会像传说中的那样,可以自由自在上上课,可以懒懒散散旷旷课,当进入大学后才明白,如果像传说那样,那一定会是轻轻松松挂挂科。虽然挂科的不是我,但是,我也是以得过且过的心态结束了第一学期的考试,所以,我的分数也仅仅是“得过且过”。而未来的大学生活,我拒绝这样的“得过且过”。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15级 包胜文:期末考试的形式不拘一格。上学期我们的天文课是以面试提问的方式来评分,专业课,在期末考试加上岩石辨认等。不拘泥于理论知识,期末考试的公平性和趣味性让大家有了自主复习的动力。考前的猜题,考时的奋笔,考后的等待,共同构成了值得回味的期末考试。
传媒学院2015级 艾宇晴:我们的期末考试应该有更多的新意,用更多的形式去体现,而不单单体现在试卷上。应该针对不同专业采取合理恰当多形式的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