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长春师范大学 - 《长春师大报》

考试=60分?

作者:学生记者 朱青春 刘延芝    
2016-07-11     浏览(107)     (0)

  在网上搜索关键词“大学”,各样的经典语录就会接踵而来:“大学,就是大概学学”,这样的口号喊的格外响亮,以优越和满足的心理加上天性懒惰的原因,大学生活过的“有滋有味”。“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名言”是说给谁听?难道大学生的考试仅仅是为了不挂科吗?
  在人们的口中,学生大多分为两种:一种是勤学苦干的“学霸”,他们重视学习,刻苦钻研,成绩优异;另一种是随意自在的“学渣”,他们重视享受大学生活,对期末考试最大的要求就是不挂科,大学成了释放压力的平台。大学成为一些人的温床,所有的不安情绪在这里发酵,当“六十分万岁”的口号被喊出来时,便立刻涌现出一大批追随者,大有“遇繁而若一,履险而若夷”的大无畏精神,实则是宣泄迷茫,自我安慰的“阿Q”精神。
  客观来看,在经过三年“高压力、强负荷”的紧张备考下,终于拿到了大学的“准入证”,理所应当要好好放松一下,高中老师都会以“大学的生活很轻松,考试无压力”之类的话去激励学生,所以,造就了学生以享乐主义的心态面对大学生活。究其根本,源于学生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一个明确的规划,大多数学生都壮志满怀,但大量的课外休闲时间让他们懈怠,疏忽对学习的实践。为了学分而学习,为了学分去考试,“六十分万岁”的口号才会被喊得越来越响。虽说科科九十分不会比六十分的毕业证多出朵花来,但是前者所付出的努力和磨练的精神却是后者消极待事的精神可望而不可即的。百年磨一剑,经历过四年学习生活充实过的学生,未来之路必将是积极向上的。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在《大学之功能与大学生的责任》的文章里这样说道:“当一个青年进入到大学以后,他就被赋予了一种责任,即他应该以充实的学问为责任,他应该沉浸在理性的精神当中,与图书馆、实验室、教室里与教师一起,在知识的大洋里做创造性的航程。”
  与其说“六十分”是你对大学考试分数上的满意程度,不如说是你对大学生活的态度。想要大学生活拥有一个完美的过程,那就一定要经受住艰辛。大学不是六十分万岁,真正“万岁”的是青春无悔,大学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