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三峡大学 - 《三峡大学报》

一句话 一辈子! ■中国新闻社湖北分社 郭晓莹

2009-09-10     浏览(286)     (0)




  回忆我的大学生涯,很多人,很多事已经模糊了。于我而言,语言和声音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特质,相对于影像,那是记忆的另一种制造方式,也是岁月留下的时空记忆。
  一直以来,在老师眼里,我是一个内向的,乖巧的女生,事实上,我身体里那些不安分的因子早已蠢蠢欲动。在那个青春洋溢的年代,我总是想要摆脱父母和老师的“摆布”。读大学的那一年,我如愿以偿离开了家乡那个小县城,来到了位于长江之滨宜昌的一所大学。对于刚刚经历了高中的紧张学习后挤过独木桥的我,大学里处处充满了自由与轻松的气息,那早已萌芽的叛逆与任性在我的身体里弥漫开来。
  就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年,我学会了逃课。我以为,凭借着自己的小聪明,大学的课程可以应付。于是,我浑浑噩噩地度过了的大学一年级。
  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我选择了一门名叫“家庭常见病的预防与治疗”的选修课。之所以选择这样一门与我的专业和兴趣毫不相干的课程,是因得知这位代课的老师特别清高,几乎从不点名。
  课程被安排在每个周日的晚上7点。这样的课程安排,让我觉得两天的周末在周日下午就结束了。
  授课的是一位女老师,微胖,不说话的时候看起来很和蔼,很温柔,讲课的时候就好像变了一个人,旁征博引,神采飞扬。老师总是提前10分钟到教室,上课时,她任由学生从教室后面进进出出,从不理会。而我也会趁“混乱”进出教室。就这样过了2个月,老师果然从未点名。
  第3个月的一个周日的晚上,我迟到了,而刚巧那一天老师上课前点了名,并告知同学,点名结果将作为成绩的一部分。心理极不平衡的我下课后找到老师,并编造了一堆理由以证明自己的迟到是“事出有因”、“情有可原”。
  老师并没有去深究迟到的原因,只是冷冷地问我:“你满18岁了吗?”当我告诉她我已18岁,老师接下来的一番话让我永生难忘。“也许你会觉得不公平,但这就是游戏规则。你已经是成年人了,要开始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事要有担当,不要找借口。”
  当她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我羞愧得低下头,但就在那一刹那,我似乎听见身体成长时拔节声响。
  如今,我大学毕业已8年,从校报到中国新闻社,我经历过多次失误,总是勇敢地承担责任,从未逃避,而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成长历练,赢得了尊重。
  老师的容颜已经模糊,她的姓氏也已忘记,唯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做事要有担当”这样简单的话语萦绕不去,变成了我思念和感激的的另一种方式。 (作者系2001届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