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

潍坊学院 - 《潍坊学院报》

母亲的挂钟

2017-05-27     浏览(174)     (0)

  张春光
母亲有一块四十多岁的老挂钟,我工作后,搬家也有四五次了吧,可母亲就是舍不得这块挂钟,无论搬到哪里,总是把它带过去。挂钟已经很陈旧了,一直陪伴着母亲,每当挂钟敲响时,母亲就沉浸在岁月的长河里,回味在往昔的日子里,也许挂钟承载着母亲特殊的情感吧!
  记得这块挂钟是我上初二时买的,当时算是高档家具了,邻居们还是很羡慕的。初一时,由于家里穷,买不起钟表,我上学又远,步行差不多一个小时,没法看时间,不是起来早了就是晚了。特别是冬天,七点天才亮,指望看天猜时间,准确率很低。记得冬天,有一次母亲大约三点多就起来做饭,我吃完饭后两个小时天还没放亮,这样下去严重影响母亲的休息,起来早了我也不敢自己走,路过的是庄稼地、墓地,路上害怕,天大亮了就会迟到。那时候挂钟对我家来说简直就是钢需!
  当时一块挂钟四十多元,一个国家干部的工资也就三四十元,家里根本拿不出四十元钱。记得初一结束的假期里,远在枣庄工作的舅舅回老家探亲,看到我家的情况后,临走给母亲留下四十元钱,让母亲在开学前买块挂钟,这样就不会因为没法看时间,影响我们的学习了……自从有了挂钟后,早上只要铛铛响五下,母亲就起来做好饭,五点半叫我起来吃早饭,六点准时出门,七点就能准时到校,很少再有迟到的情况了。初二时,我的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高,母亲起居也有规律了,只要我的学习成绩好了,母亲觉得付出的再多也是值得的。母亲从心里感恩挂钟,感谢舅舅……母亲对挂钟爱护有加,天天上弦,把外壳擦的一尘不染,并用红布盖在钟表的表面,只留下正面看时间。钟表是母亲的钟爱之物,也是母亲的精神寄托,寄托着她对孩子们的期望。
  在有了钟表后的日子里,母亲已经离不开钟表,早上钟表提醒母亲起床,黑天母亲听着钟表的哒哒声,做好晚饭,等着我回来;晚上学习时,母亲看着钟表的时间,催促我睡觉……钟表成了我们的依靠,成了我们的寄托,成了我们的朋友!
  后来母亲喜欢上了钟表“吧嗒吧嗒”的声音,这声音就是美妙的旋律,仿佛是流逝的岁月在提醒着母亲,六十吧嗒声就是一小时,二十四次的“铛铛”声就是一天;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不变的是钟声,变化的是容颜,挂钟就像一棵无数年轮的老树,记录着母亲容颜的变化,母亲已进入老年……母亲快八十岁了,身体硬朗,笑的依然灿烂;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亲更加怀旧了,更加爱惜这块挂钟,仿佛挂钟就是母亲的朋友,有母亲对往昔的记忆,有母亲的辛劳,有母亲的幸福,有母亲的年轮。挂钟储存着母亲岁月的痕迹,有母亲大半生的寄托和情感,此时我真正体会到母亲对挂钟的依恋,那是母亲对岁月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