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 - 《黑龙江大学报》
我校举行“生物质石墨烯材料绿色宏量
制备工艺”成果鉴定会
5月12日,我校举行生物质石墨烯材料绿色宏量制备工艺成果鉴定会,中科院化学所、黑龙江省科技厅等单位参加。成果实现了生物质石墨烯的宏量制备,属国际首创,应用前景广阔。
本报讯 ( 记者 张灵馨 ) 5 月 12 日,我校在外事处多功能厅举行“生物质石墨烯材料绿色宏量制备工艺”成果鉴定会。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员李玉良,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副厅长于立河,我校副校长付宏刚,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南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相关专家参加了鉴定会。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厅成果管理与推广处副处长周昊主持本次鉴定会。
会上,于立河副厅长指出,付宏刚副校长所带领的课题组积极响应国家农业废弃物高效利用的号召,针对黑龙江省地方特色,研究利用生物质资源制备石墨烯,取得成功,并与企业合作顺利实现产业化,取得较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他希望课题组按照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全面提升生物质石墨烯产业研发水平。
付宏刚副校长代表课题组从项目研究内容、创新性、突破、应用、项目的推广性五个方面进行汇报。他指出利用玉米芯为原料制备石墨烯材料,可以有效的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减少污染。我省玉米芯产量丰富,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宏量制备石墨烯。2014 年,我校与济南圣泉集团签订生物质石墨烯的技术开发合同,建立了世界上首条生物质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制备生产线,研发了防紫外线和抗静电的功能的石墨烯功能服饰,拓展了石墨烯的应用领域。
专家组的成员们认真听取并审阅了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提问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李玉良院士代表专家组宣读了鉴定意见。经鉴定,该项成果突破了传统上主要依靠石墨矿物质制备石墨烯的现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生物质石墨烯材料的宏量制备,属国际首创。